先说两句题外话,一是近期去昆剧团联系一档演出节目,原以为点兵点将演员一请就来,岂料圈定者与后备者俱有任务只得改他人,而且当天此2人又奉命化好戏妆等着外出,客车就候在剧团门外,于是团领导临时再抽2人顶替,笔者在纳闷,对顶替者演出到底会有何效果心里没有底。然而,该档节目的演出,却令中外宾客相当满意。归途中听这2位青年演员介绍,剧团近年来任务应接不暇,人人日程基本排满,演职员工安心敬业,基训练功勤奋,好戏连台推出,新人后面还有新人。笔者对照十年之前来到昆剧团的印象,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可惜当年俞振飞先生和传字辈老艺人培养的“八梁十柱”接班人现都退休,大部分轮不上今天的好光景,感到欣喜的同时,不免留下些许遗憾;

二是电脑码字者均有体会,平日经常使用的字或句,字库中一触键即会跳出来,而不常用,却要费些时间搜索寻找。道理如同战场上决定胜负靠的是刀枪锋利,就须要平日多磨加以保养。

那么,以前被称为“听书”,如今靠“观看”的此番青年评弹演员金榜电视大赛,有些什么值得反思之处?

首先,笔者作为上海人,对于昔日“上海人民评弹团”的亲切感是一天也不曾消退,不久前还特地到该团询问门内职员,为何经常不见团内演员在市区书场出台说书?回答是现在规定要完成个人跑码头指标,否则影响到正常收入,因此均在周边城镇巡演,笔者听罢似乎并未释疑。但以今晚东视戏剧频道播放的金榜颁奖仪式上的流派联唱而言,由于上海仅有2名女选手入围,当上海人民评弹团前辈艺术家蒋月泉、薛筱卿、严雪亭、张鉴庭四大流派妙韵从江浙选手口中唱出,就完全给人有“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感觉,上海的断层现象与后继乏人已成不争事实,人们不禁要问,上海评弹团的不作为甘居落后,乃出何故?苏州评弹团最后荣获一个优秀组织奖,就很令人信服,理所应当。前面说的昆剧团现状,难道不可以作为上海评弹团奋起直追的楷模?一切事在人为;

还有,上海某资深评委在决赛上对所有选手,除却自己一名学生,皆打出最低分,包揽下“去掉一个最低分”的废票,始终与众不同,表现十分突出,与大上海城市精神应有的海纳百川多元化包容性根本是背道而驰,如此狭小心胸德行于众目睽睽之下何以服人?作为艺术传承人,大胆鼓励支持新人义不容辞,让青年演员有机会多上实战施展刀枪,而非在地上画个圈,困住他们的战马与手中武器,这和电脑码字能够尽快选出常用字,是一个道理;

扫视金榜得主新人,真乃如王永昌赞叹许仙那样“小辈英雄”,令人骄傲。但除个别显沉稳老练,出类拔萃,应该直言大都还较稚嫩,他们必须要有自知之明,离“出道单挑”尚有一段时日,还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多钻研多磨砺,今后成为一代大家是有可能的,惟一靠着主观不懈努力,来日方长。组织者如能保持经常性的举办此类比赛,岂不是给予年轻人有更多的正常竞争机会,亦可列入从善如流、振兴评弹的一大政绩?

2008年7月2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