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从明、清到近代,皮影戏在鄂西地区一直都是备受当地老百姓追捧的文化生活。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各种新兴文艺形式的冲击下,皮影这门已走过2000多年历史的“国粹”级民间艺术、曾经红火乡里的民间技艺将会在民众的视线里慢慢消失。
被遗忘的皮影戏
今年77岁的民间艺人李文教,20多岁拜师学艺后,在鄂西地区走村串巷表演皮影戏。他不仅能演《武松打虎》、《金钗计》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戏,还亲自操刀把一些传说故事改编成皮影戏,并一手设计创作了戏里所有的人物、道具、配乐。
李文教老人说,皮影戏堪称“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上世纪60年代,他的皮影戏班十分“火”,白天一场6个多小时表演下来,晚上还要赶一场。到了80年代,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他表演皮影戏的160多个头像、60多根扦子等道具逐渐闲置下来,基本沉睡在箱丹里,平均每年演出只有1场。
影匠:唱影顺风传二里
吉林省舒兰市四合村王升老人今年89岁,少年时,他已经是影匠驴皮影戏民间艺人。说起表演皮影戏时的那段光景,老人说:“影匠到哪里表演都受尊重,唱庙会、唱山沟、唱屯场,还有一种“许愿影”,谁家要是遇到了个难事儿,就把我们请去唱上几回,按着规矩,三天一口猪。”
王升说,唱皮影,一般情况下4个人就够了,首先是打活,由两个人负责,主要就是吹打弹拉这些乐器。拿活指的是拿“影人子”的人,分为上线和下线,操纵影人子的动作,来表现剧情。“拿活的也是影匠,要会唱影调,吐字清晰,得顺风二里地都能听到。”王升就是一名影匠,他唱影的功夫是出神入化。老人唱影的剧目分为两种,一种是按照写出来的剧本唱,叫影卷,另一种则是现抓事随机演唱,根据现实生活中身边发生的事现编现演。
背景资料:东北驴皮影,或者只叫驴皮影。皮影用到的“影人子”是指影窗子上能活动的道具统称。
皮影的制作
一:“开关节”
幕布前数米远有一排桌子,侯永胜坐在最边上,手拿刻刀,制作皮影。
这位在北京皮影剧团从事30多年舞美制作的资深人士说,皮影贴幕,幕前的观众才能看到实影。“皮影应贴幕,这是基本的。”
“我现在做的是雕刻环节。”侯永胜说,制作一个皮影需要多道工序。先看剧本以确定制作对象,然后在纸上出图,最终确定风格后就可以“开关节”了。
侯永胜解释,皮影表演时要动起来,需要动的地方都要打开,比如头部、腰、胳膊、腿,甚至脚腕子,这称之为“开关节”。
接下来是画针和雕刻。待所有关节的部分雕刻完毕,就可以上色了。上完色之后还会喷上一层清漆,“老艺人用桐油。现在用清漆,保色,还能防水,使上百年没问题。”
二、手持皮影竿与幕呈直角
“竿也有讲究。”据侯永胜介绍,颈部得有一个主竿,控制走动、转身等主要动作。两只手还得有两根。复杂的皮影脚上还会有两根竿。
至于操作技巧,侯永胜拿出一个皮影比画说,一手拿主竿,另一手拿两根竹竿。手握竿尾部,竿与皮影基本成直角,否则竿的影子会落在幕布上。
活跃在皮影舞台的“袖珍人”
2012年4月初,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东护城路一所院落,"平遥影戏馆"的招牌吸引了路人的关注。这家影戏馆由家住平遥县的 "袖珍人"白长茂和8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伴共同组建。白长茂和他的影戏团,不仅定期为当地群众举行义演,还开办影戏艺术传习所,教授大家皮影戏的表演技艺,意在使绝迹50多年的皮影戏重现平遥。
皮影艺术在平遥有近千年历史,1959年仍有平遥县皮影剧团演出,之后销声匿迹。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何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平遥重新焕发生机?一群来自全国各地,有成人思维却身材矮小、面孔稚嫩的袖珍人,用自己微弱的力量传承着这个行将消亡的技艺。
“挂印封金辞汉相,灞陵挑袍马蹄忙,千里单骑寻兄长……”皮影剧团的演员们正在排练皮影戏《古城会》。几名“袖珍人”在跟随着老艺人进行练唱。不一会儿,伴随着经典的戏曲音乐,他们又拿起各种精致的皮影,在窗户上认真表演着、排练着……
与其他皮影戏不同的是,在幕后腾挪移步的是8名演员,平均年龄22岁,平均身高仅1.26米,最矮的只有1.1米,最高的也不超过1.38米。负责人白长茂35岁,平遥县高林村人,身高1.28米,也是一名“袖珍人”。他告诉记者,“做一名好皮影演员不容易,不仅要精通乐器,掌握各种角色唱腔和表演,还需要掌握皮影的制作,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八道工序样样都不简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