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后重启皮影戏大赛,两万人围观“非遗”

  一束光影,几个小人偶,锣鼓声起,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9月2日晚,由市文联、市文化馆主办的“浏阳山泉杯”浏阳市第二届皮影戏大赛在枨冲镇三元村举行。10支参赛队伍同时上演精彩好戏,陈伟明、皮双明、杨玉林等表演的传统湘剧《黑大座》喜获金奖。近2万观众目睹了这一场光与影的艺术盛会。

  浏阳皮影戏,作为长沙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魅力。然而,随着皮影艺术的整体凋零,浏阳皮影也在不断衰落,保护工作已是迫在眉睫。

10支参赛队伍引来2万观众

  夜幕下,枨冲镇三元村的小学内搭起10个舞台,亮起10盏小灯。全市皮影艺人组成的10支队伍正争夺“浏阳山泉杯”浏阳市第二届皮影戏大赛的名次。同时,在表演的舞台前,聚集了远近慕名而来的近2万观众。

  “我小时候很喜欢看皮影戏,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所以想带孩子开开眼界。”长沙县的罗先生牵着4岁的儿子罗布斯,不断地给他介绍皮影的原理。罗布斯兴奋地东看看西瞧瞧,不时绕到后台看皮影艺人如何操作人偶。

  “这个看得懂,有意思。”初三女生小朵拉着两个小伙伴在比赛现场转了一圈,最后守在《袭击毒窝》的舞台前。这个现代湘剧,吸引了不少像小朵这样的年轻观众。“剧情离现实生活更近,语言更通俗。”

  比影型、比操纵、比唱腔等,评委们最后把金奖颁给了传统湘剧《黑大座》。“宋伟军等人表演的《袭击毒窝》获得了二等奖,它是参赛节目中唯一的现代湘剧,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市文联副主席刘正初作为评委代表,对全部剧目进行了点评。

  三个人唱念做打一台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以兽皮或纸板做成人物剪影,在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用当地流行的曲调演唱,配以乐器声。皮影人物分为生、旦、净、末、丑等类别,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等多个部分连缀组成。

  “我80年代初开始学习皮影戏,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浏阳皮影戏传承人张明星介绍道,早年一盏灯、一块布、几个人偶“一担挑”,三个人一台戏,唱念做打。

  “有时十来个角色同时出场,翻滚打斗全靠操控人一双巧手把控。”张明星补充道,浏阳皮影以2根操纵杆最为常见,难度更大,“后面配合的两人也不容易,一人专管文场,唢呐胡琴信手拈来,一人专管武场,同时操控鼓、锣、钞等打击乐器。

  “除了完成手上动作,演出的三人还要分别扮演各种人物的唱腔对白。”对这种三人演绎出千军万马、百转千回的绝活儿,张明星深深陶醉,“皮影戏工作者胸藏历史,许多老皮影戏艺人称得上戏海、戏库,能做到其他任何剧种都无法实现的‘到堂由主家点戏’。”

  “浏阳皮影从唱腔、乐器和曲牌各方面,都是正宗的湖南湘剧,称得上皮影戏流派的名门正派。”张明星颇为自豪地说。

  行业现状

  喜欢是喜欢但养不活自己

  “办第一届皮影戏大赛还是9年前。”浏阳市皮影协会副主席叶平安深刻地认识到多元文化冲突下,传统民间艺术普遍的低潮状态。“浏阳市皮影协会80年代成立之初,会员有100多人,现在只剩下40多人,以老年人为主,出演庙会活动为主。”

  “我从小受父亲耳濡目染,喜爱皮影,常常对着墙壁练习。”1982年出生的欧阳伟明是市皮影协会最年轻的会员,他的父亲欧阳雪桥是一名从艺30多年的老皮影戏艺人。“喜欢是喜欢,但我有别的主业,靠这个养不活自己。”欧阳伟明所言,是目前浏阳皮影戏爱好者所共同面临的难题。

  “我们目前用的皮影道具大都还是八九十年代的,与皮影相关的产业也在快速凋零。目前,市内剩下的唯一会做皮影的老手艺人罗柏松已经80多岁了。”看着昔日红火的皮影戏日渐萎缩,技艺精深的老艺人相继凋零,张明星痛心疾首。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浏阳皮影,张明星有几件事想做,“整理、出版皮影戏剧本,筹建皮影博物馆和皮影网站,争取让皮影戏走进旅游景区、走进幼儿园。”

  “办这次皮影戏大赛,刘亿、黄杏明两位企业家给予了大力支持。”浏阳市皮影协会主席徐锡康说,皮影戏的保护和传承,靠少数人的力量很难做到,“希望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希望社会各界更多地参与。”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