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手工艺往往蕴藏在三百六十行的日常生活之中,其不仅仅是一项旧时匠人的谋生技艺,更是民族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国家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倡“工匠精神”助力“民艺复兴”,吹响了创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角。
  
皮影,又称“灯影戏”或者“影戏”,是广泛流传于中国的一种古老独特的民间艺术。其内容和艺术效果通过灯光、幕布、唱腔以及演员手中操纵的影人表演表现出来,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皮影的身影却显得如此孤形单影。

就是有那么一批坚守者,在自己的身体力行中,让人们去感受到难以磨灭的传统印记,其中马氏皮影第五代传人马德民的皮影情结就是民间手工艺坚守的代表。说起皮影,马德民如数家珍:我的祖父是皮影班班主,我从小对皮影有着特殊的感情,上课时就拿纸板来刻皮影,父亲责打我说我没出息,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北京。那时候的我才十五六岁,没事爱逛潘家园,看老外爱买旧货,我身上没钱就寻思把家里太爷爷留下的皮影拿去卖,很快就卖掉了,买皮影的是个老外,他给了我300元(八十年代初在农村500元可以娶一个媳妇)。这份惊奇加兴奋让我开始把老家那些被抛弃在鸡窝狗圈上的皮影统统收集起来售卖。有业内人听说我把皮影卖给外国人,被一度当做“败家子”。
  
当时北方的农村,有很多皮影被扔在鸡窝狗圈草堆上已无人过问,如果没有马德民当时为了改善生活变现的这种冲动,没有老外的购买行为,那么皮影在国人的眼中也许依然只是旧时作为玩乐的一种东西,被丢弃在不为人知的犄角旮旯里,它只能静静地躺在积满的尘埃里消亡,它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底蕴依然被深锁在曾经辉煌的时代盒子里,被渐渐的遗忘。
  
在潘家园认识中央美院赵树同教授后,赵树同曾对马德民说:“如果将来为了研究皮影艺术还要去国外的博物馆,还得看别人的脸色,那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悲哀了。”赵树同对皮影的见解深深刻在马德民心上。自此,马德民走上了皮影的收藏之路,从为了生存卖皮影,到自己收藏皮影,希望能让皮影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从而认识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皮影更好传承下去。他走遍中国17个省、700多个县,行程十几万公里,拜访千名民间艺人及相关人员,收集皮影、木偶、文献剧本等文物20万件。为全国博物馆乃至国际博物馆捐赠数万件皮影文物,件件是文化艺术之宝,作为一个民间艺人为皮影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他从事皮影行业期间,亲手制作皮影四万余件,其中“皮毛一体”的皮影工艺全国只有他一人有能力制作。
  
马德民激动地说:“我很多时候没钱借钱都要买,看中了不买睡不着觉,如同疯子。”曾经被业内称为皮影“败家子”的皮影商人演变成皮影“疯子”,已经整整走过30多个年头。直到2016年马德民在上海建成了9000多平米中国最大的民间皮影艺术馆。

如今,马德民走出艺术馆,走近基层,走进校园,使更多的大众能够接触、了解皮影艺术。他经常到学校里给孩子们讲课,马德民认为: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民间传说、神话寓言题材等,如《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好形式。
  
谈到更远的未来,马德民充满无限向往地说,皮影艺术作为一种传统载体,可以“跨界”现代游戏、动漫、影视等,和搭载年轻人喜欢的新题材,让皮影戏这门手艺,在新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种尝试也许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文化虽是虚无的东西,但是它如空气、雨水、阳光一样不可缺少,人类的文明需要文化的赋予,马德民依然奔走各方,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为皮影的教育传授、传承延续走到一起。

2011年11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日,中产委中国文化传播中心筹划“重走丝绸之路”之皮影音乐剧计划,皮影音乐剧主要由外方提供剧本和音乐,由中方提供角色造型设计、皮影艺术制作和表演,实现丝绸之路优秀传统艺术相互交流和融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