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素娟,1984年生人。受家庭皮影制作文化熏陶,从小就对皮影非常喜爱。童年时经常在家玩耍皮影道具。
2002年7月刚刚初中毕业的卢素娟在家等待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此时哥哥也刚刚高中毕业,在家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
父亲卢福增正在为某民俗博物馆雕刻皮影工艺品。当时客户的订单十分着急,而卢福增一人雕刻供不上客户的需求。如果让同行帮忙雕刻,出来的作品是不一样的,客户不会接受,因为每家制作出来的皮影风格都不同。
看到父母忙碌的样子。兄妹两个决定开始学习皮影制作。一方面为父母分担些工作,另一方面也为各自的继续求学多积累些钱。当时的皮影工艺品销路非常好,供不应求。
父亲给儿女一人准备了一套雕刻工具。没有多余的桌子学习雕刻,兄妹两个就用上学时的练习册堆积起两个支撑柱,在上面横上一块木板子就当雕刻平台了,就这样开始了学习皮影制作。
按照父亲的指导,先雕刻最简单线条,一个星期过后手适应了,开始雕刻花朵。练习雕刻很费皮子,但是为了真正学出皮影雕刻技艺, 还必须用真正皮子练习。好在皮子都是自家制做的,成本低。大约练习了两个星期,就开始配合父亲。父亲雕刻身子重要部位,兄妹两个雕刻胳膊和袖子。
之前家里制作皮影都是父亲雕刻,母亲上色。滦州皮影用的皮子是手工驴皮,皮子厚度适中。一般都一次叠三层雕刻。这样一次就完成三个,可是上色要一个一个来啊。现在变成三个人雕刻了,母亲皮影上色明显跟不上了,卢素娟又开始跟母亲学习皮影上色。
时间飞快,转眼一个假期很快过去了,兄妹二人的皮影制作流程都学会了。虽然离成手还很远,但是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此时兄妹两个的录取通知书也陆续到来。于是开始了继续求学路。
在之后的求学时期,但凡寒暑假,兄妹两个都回家和父母一起制作皮影。六年的积累最后终于成手,能够独立雕刻整件皮影。
2008年7月大学毕业后,卢素娟只身一人来北京打拼,尽管工作压力很大,业余时间仍经常去798长见识。
2012年1月17日卢素娟和哥哥带着来家学习皮影制作的两个外国留学生去丰南的唐人街看皮影表演。
2012年12月 卢素娟和美国在读研究生安妮一起去北京西单图书大厦购买皮影相关书籍。安妮于2011年拜卢福增为师学习皮影制作。
2013年9月15日,卢素娟去什刹海皮影文化酒店观看表演艺术家毛忠博的皮影表演并了解表演相关知识。
2018年5月3日,在CHAO艺术馆观看荷兰导演Serge制作的实验风格的电影纪录片《克罗亚琴娜》。
该影片是由Serge创作,获得金老虎奖后进行了全环巡演。
影片中的抽象风格的皮影道具由Serge设计,卢素娟哥哥雕刻的,这次来到北京巡演,卢素娟更是非常激动一定要观看。因为这又是一个中、西方文化融合的成功典范,对于自己以后的皮影继承启发很大。
2019年,春天的脚步已经迈开,虽然工作很忙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去关心皮影,但是作为卢福增家皮影制作第二代传人,卢素娟的皮影学习脚步一刻不会停留!
感谢关注卢福增家皮影制作微信公共号: 卢福增家皮影雕刻
对皮影文化感兴趣的可以扫描卢素娟的微信二维码,大家共同学习,一起分享皮影文化的乐趣。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