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又称灯影,以在灯光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陕西。4月中旬,记者多方联系,终于在海原县西安镇园河村见到皮影传承人魏善义,并了解到
听说记者到村上采访皮影戏,76岁的魏善义到处招呼“班子成员”。通知大家后,在等待的间隙,魏善义将他与皮影的情缘向记者娓娓道来:“我老家是陕西的,从我向上,家里祖辈四代都是唱皮影的。”魏善义七八岁时,跟着叔父学唱皮影戏,十几岁时已能独挑大梁。后因生活所迫,他和家人一路唱戏从陕西老家迁至甘肃靖远,后辗转来到中卫海原。因当地百姓喜欢皮影戏,魏善义一家就在海原安了家,皮影也成了谋生计的把式。“文革”开始后,因皮影戏被列为“四旧”,魏善义在家中的墙上挖了一个洞,偷偷把几十套皮影人物藏进去。“文革”结束后,皮影戏被解禁,魏善义从墙里挖出宝贝,重操旧业。
如今,周边十里八村但凡家中有个红白喜事、盖屋上梁、庙会赶集的,总免不了要请魏善义和他的戏班子过去唱上几日。虽然乡亲们请他们去演出大多都不给费用,但他依旧很乐呵。有时一开唱便会演到夜里十一二点,甚至连晚饭都忘记吃。
皮影引人入胜
说话间,魏善义的“班子成员”逐个赶到,大家纷纷调试乐器。魏善义也从里屋抱出一个看上去已有些年头的红色木箱。箱子上依稀可见“牛皮灯影”的字样。打开木箱的一刹那,似乎也打开了他的话匣子。他指着箱子里摆放整齐的皮影道具说,“这箱子是叔父传给我的,已经跟了我几十年了,这些年我走到哪,就会把它带到哪儿!”在整理唱戏家当时,魏善义手脚异常麻利。只见他一阵儿支亮子(幕布),一阵儿装皮影,还不时外出吆喝唱戏搭子,好不忙碌。
不一会儿,一切准备妥当。一块白布就是舞台,白布后上方一根绳上挂满各式皮影。锣鼓阵阵,琴声起伏,几个皮影人在灯影的荧幕上晃动起来,依依呀呀地便唱上了。文戏缠绵悱恻,如泣如诉,情节起伏跌宕。武戏更是紧锣密鼓,皮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凡。戏中人物唱腔曲调优美,音韵缭绕,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人物动作栩栩如生,举首投足间更是透着优美。一出戏演罢,叫好声和掌声霎时响起。记者此时才惊觉,仅一会儿工夫,数十位村民已循着唱腔从四面八方聚到魏善义家。
第二出戏开始后,记者特意来到魏善义身后看个明了。只见一个皮影,要用5根竹棍操纵。魏善义手指灵活,一人竟可操控多个人物。皮影紧贴屏幕活动,镂空的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看得人眼花缭乱。
难觅接班人
魏善义不仅会演皮影戏,还会做皮影道具。在他的红色牛皮灯影箱里共存放着四五十个人物、五六百个头像、20多套花草、五六套桌椅等。每场戏需要哪些道具、每个头像搭配哪个身体,魏善义“门清儿”。在他的箱子里,有一些皮影人物已传承500多年,除叔父传给他的皮影外,大部分是他制作的。“先将牛皮毛血去净、刮至净亮透明,再把画好的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接着上色、晾干,装订组合,也就一两天时间就做好了。”魏善义介绍。
谈起皮影的传承,魏善义不禁感伤起来。他儿子魏岳成已经48岁,虽说也会玩一些皮影戏,但会的只是些基本功,远不能独挑大梁。对于皮影道具的制作,更是知之甚少。如今,家里靠种地就能生活得很好,已不需要靠演皮影戏为生。不仅如此,现在的年轻人也已不稀罕这门手艺。
如何保护仍需探索
记者从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对传承人进行培养和抢救,是对皮影戏最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但也是最漫长的保护方法。制作和表演皮影戏的艺人如今大多年近百岁,加之皮影人物的制作过程较为繁琐,学起来也很难,不仅要求表演者操作娴熟,还要能说会唱,连他们的下一代也很少有愿意继承这门手艺的,以致皮影制作和演出都后继乏人。
目前,我区仅有贺兰县张进绪,西吉县安维汉、谢克选被列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未专门设置皮影博物馆进行陈列,也没有专门的保护措施。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具有两千年历史的皮影文化,仍是一个需要探索的命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