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唐山皮影,以其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悠扬抒情的唱腔,深受冀东地区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大山深处的迁西县滦阳镇黄石哨二村,75岁的张春海就是这样一位有着50余年皮影艺龄的老艺人。
快乐的说唱
张春海与皮影结缘始于文革之前,当时18岁的他还在生产队的互助组。大队选拔几个年轻人去学皮影戏,麻达峪的老艺人被请来当老师。寒来暑往,坚持下来的就剩下张春海一个。
文革前演的是老影,文革时多是《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野火春风斗古城》等样板戏。改革开放之后,从前的老影又获得了新生。50多年的皮影演出生涯,张春海绕遍了迁西周边17个县区:天津的武清、宝坻、蓟县,北京的平谷、怀柔……这都是他常年演出的地方。在承德市和山西凌源市,一提起张春海演出的皮影,当地百姓都会竖起大拇指。在生产队演出的时候,票价达到了每人两毛钱,赶得上村民好几天的工分收入了,但演出依然很受欢迎。
在张春海家的影棚里,有几个码得整整齐齐的大木箱。打开箱子,15本折子戏的纸张全都泛黄了,20多部手抄本,全是竖排字体。据张春海介绍,他经常是晚上唱影,白天抄书,在抄的过程中还要不断修改故事细节,好让演出更生动有趣,古老的唐山皮影就是在这样的传抄中不断演绎发展的。盛放影人的戏包有六种:旦包分为文武旦,生包为文武生,反王包、扎巾帅包、神魔妖包、文武官包,光头件就有450个之多,全套有80多身;从唐朝开始到现代,所有朝代的唐山皮影,张春海全能演出。
醉心于制作
说到皮影人的制作过程,张春海用了“精心”这个词。从采购驴皮开始,整个过程要经过刮皮——浆皮——画影——刻影——上色——上漆——组装七道工序。其中采皮(也就是找驴皮)比较容易。将头层驴皮小心剥下来后,首先要用清水泡软(浆皮),然后四根木桩绷平,晒的时候天气一定要好,要晒到两面干,才可以开始用刮刀刮(刮皮)。刮皮子最难,手劲分寸的拿捏极其重要,没有几年练就的真功夫是不行的。刮完皮后要将皮料切块,打磨,接下来是描绘图样(画影)。然后是将描好图样的皮料垫在木板上用多种刀具进行雕凿(刻影),一般一件皮影要雕凿上千刀之多。进入上色这道工序最需要细心,上色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5种纯色,一般互不调配,要双面着色。上色完毕后就是上漆,这是保障皮影经久耐用。最后一道工序是组装,就是在皮影人关节衔接处,用线钉缀起来,再用皮条包围在上身的脖领处作为安装影人头的插口,插上影人头后,一件完整的皮影人即告完成。
说起皮影制作技艺来,张春海如数家珍:40年来,影人由8寸发展到1尺2、1尺5、1尺7,粗算起来已有6箱之多。1尺7的整棚大影人是他的创造发明,他用玻璃镜子,放个手电,一点一点描画,摸索出来了一种新皮影样式。现在,做影的人越来越少了,张春海成了京津地区有名的制影艺人。多年下来,要刻的影人几乎全长在了张春海脑子里。
张春海说,现在很多制作皮影的原材料已经很难找到了。就拿颜料来说,要去天津和北京的老店去买,透明水色用狗牌的效果最好。他自己做影人,一个头件成本要100多元钱,一些周边县市唱影的需要影人,得提前3个月预订才行。现如今,制作影人成为张春海的重要经济来源。
无奈的心愿
张春海刚开始是唱旦角和生角,随着年岁增大,旦角也改由女性演员演唱。现在,他的团队总共8个人,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来自迁西、乐亭、遵化,承德市和山西凌源市等,迁西县就他一个。每次演出,都在3个小时左右,吹、拉、弹、唱,张春海演出中感觉不到累,但等演出结束了,浑身就像散了架一样。
张春海先后收了两个徒弟,最后都没能学有所成。“有人愿意看,没人愿意学。主要是赚不了什么钱,如今,捡矿石每个月还有几千块钱的挣头,有谁稀罕跑跑颠颠的。”眼瞅着一天比一天年龄大,张春海最大的心愿就是将皮影演唱和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