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全国木偶戏、皮影戏优秀剧(节)目展演在黄河入海口—山东东营举办。今后10天里,全国15个省市的26家木偶皮影剧团将携18部木偶戏、10部皮影戏优秀剧(节)目集中演出15场。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徐向红说,小木偶折射大文化,展演对木偶戏、皮影戏的传承意义重大。
“十艺节”平台展魅力
作为“百戏之祖”的木偶戏和皮影戏历史悠久,已有2000余年历史,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当前,木偶戏和皮影戏在传承和发展方面面临一些困难。扶持、发展并推动其走出困境,是各级文化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化部正制定一系列扶持木偶戏、皮影戏的政策措施,在剧(节)目创作、人才培养、拓展演出市场等方面给予资助,以更好地引导全国木偶戏、皮影戏艺术全面健康发展。
为调动表演艺术团体积极性,两项展演被纳入“十艺节”框架,作为“十艺节”专业艺术单项评比展演系列活动在山东举办。徐向红表示,此举是对中国艺术节现有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有利于依托“十艺节”品牌影响和宣传优势,提升木偶戏、皮影戏的影响力。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艺术创作演出部长陈鹏说,借“十艺节”举办此项展演,在激发艺术工作者创作活力的同时,还可推出一批承载木偶戏、皮影戏精粹的优秀剧(节)目。
老剧目弘扬传统文化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皮影戏又名“影子戏”或“灯影戏”,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不仅历史悠久,这两种艺术品种表现的故事也堪称经典。此次展演中,既有取材自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同名木偶戏,也有讲述古老传说的《八仙过海》,还有源于《西游记》经典片段的《三打白骨精》。除上述剧目,参演节目还包括揭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狼共舞》等。
本次展演山东省有2台节目入选,分别是济南儿童艺术剧院的木偶戏《农夫与仙鹤》和泰安市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的皮影戏《泰山石敢当-降妖》。
期待古老艺术走向“良性循环”
《赵氏孤儿》演出现场,由家长陪伴的儿童占了很大比例。东营市民成益玲演出开始前早早带着6岁女儿来到现场,她告诉记者:“我们小时候常能看到木偶戏、皮影戏,现在越来越少了。借着展演契机,让孩子接触下传统文化。”
“木偶皮影戏如今已驶入艰难浅滩。”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会长李延年介绍,目前全国行当齐全,能正常演出,具备传承能力的木偶皮影艺术团体有十余个。这些团体也大部分面临生存问题,不能全心全意投入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经营演出的正常轨道。
怎样扭转木偶皮影艺术的命运,使其走上良性循环道路?李延年认为,开拓国外演出市场,不失为一剂良方。“中国木偶皮影戏在国外有广阔市场,只是没有宣传开,缺少对外营销中介机构,仅靠目前的文化交流项目远远不够,需要开辟商演途径。该项工作木偶皮影团体势单力薄,要靠政府机构来做,这些部门首先要对木偶皮影戏予以重视。”李延年说,打通国外市场,是中国木偶皮影走上良性循环的一大途径。
《人狼共舞》剧照
《赵氏孤儿》剧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