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南的乡间,曾有过这样的风景——— 夜幕下,晚风吹过,农闲下来的乡亲们拾凳而坐,大声小气地唠着家常,孩童在大人的膝间嬉笑玩耍……这时,整个村子里忽地锣鸣鼓响,送戏下乡的皮影戏高亢婉转的唱腔,诙谐幽默的表演以及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平息了嘈杂的人声,大人孩子屏息凝神,片刻又捧腹大笑……

起源于西汉的皮影戏又名“灯影子”,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有研究证实,中国所有的戏曲种类均起源于陕西秦腔,秦腔最初起源于皮影,皮影戏也可以说是中国一切戏曲艺术的总源头。公元1585年,辽南皮影戏创始人黄素志将它带到辽河畔,与辽南地区的民风民俗、方言音乐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辽南风格,此后数百年间,人们在皮影戏的影影绰绰中寻找到许多快乐。

现在我们常见的辽戏前身是辽南戏,辽南戏正是从辽南皮影转变而来的,而鞍山皮影正属于辽南皮影派系。说起辽南皮影,必须提到其创始人黄素志。黄素志大约在明万历年间只身闯关东,后居辽阳。在造型上,黄素志克服以往皮影忠奸难辨的困难,从眼睛上表现地位尊卑,这成为辽南皮影的显著特征。黄素志还创作了大量具有时代内容的影卷,并在皮影选材上不断创新。起初为纸质,因易破损改为羊皮。后因羊皮薄且易损,几经尝试,最终选中驴皮一直沿用至今。

将辽南皮影推向另一个高点的是清朝末年的皮影艺人安心斋,他不仅表演技法精湛,而且编著了《影戏小史》这样一部专门针对皮影戏的学术论著。鞍山市千山区皮影戏的传承就来自盖州,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盖州皮影戏班艺人由甲来到千山区,组建了皮影戏班。

皮影戏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民俗韵味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是当一名好的皮影戏演员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表演时,在观众前面立一块长2.5米、高0.8米的白色台布,台布后面点上5个100度的灯泡或者两排双灯管的白炽灯,灯光照在紧贴台布的影人和场景上,再配以锣鼓弦乐和词调,这样就能达到唱影的效果。演出的剧目大多是神话及历史故事,比如《杨家将》、《大隋唐》、《封神榜》等。

皮影戏的组织形式一般称“班”或“堂”。以卖艺为生,流动性较大的民办团体称“班”,豪门富户收养以娱乐为主的称“堂”。皮影艺人统称“影匠”,按分工不同有“拿”、“贴”、“打”、“拉”、“站后楼”等5个工种。“拿”是指拿影的,主要负责操影及演出前准备工作;“贴”是“拿”的助手,主要配合“拿”做好表演工作;“打”是执掌鼓板的,相当于乐队的总指挥,掌握伴奏节拍同时兼管打击锣、大钹等乐器;“拉”是主管拉奏四弦胡;“站后楼“是指专门伴唱的及兼管手锣小镲的人。

演员要求有三种技能中的一种:文武尝影人、唱。其中文场指拉弦,武场指打鼓。当然也有演员在演出时,一人担三职。皮影戏中的角色分为生、旦、净、髯、丑五种。五种形态各异,唱腔上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髯和净要求用大嗓演唱,要求粗犷有力、声音洪亮;而小生和旦要求用小嗓也就是假嗓唱,要求声音绵柔;丑则要求用杂嗓唱歌,也就是阴阳嗓,一句话里,上半句用大嗓唱,下半句用小嗓唱。

目前,皮影戏已与千山、岫玉、汤岗子温泉并驾齐驱,成为鞍山市的文化品牌。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是,面对现代科技的强烈冲击,皮影正在濒临绝迹。

为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鞍山千山区文化馆近8年来,先后培养大约30名皮影接班人,编演剧目达15部,演出百余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