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说的是汉武帝妃李夫人。这位倾城倾国的美女可惜年轻轻就香消玉殒了。武帝伤悼不已,希图与李夫人再见一面。一方士剪刻出李夫人画像,将其设在纱帐里,背后置灯烛,灯影摇曳,宛如李夫人翩翩而来,姣姣玉面,袅袅腰身,宛若生前,片刻,徐徐远去。据说皮影,就是滥觞于这发生在两千年前的故事。
此后皮影戏形成并渐次发展,从清代到民初,皮影艺术达到鼎盛时期。
演映皮影戏须有幕窗,小的二尺见方,大的三尺开外,用白纱布做成,经鱼油浸润打磨,挺括透亮。晚清,以煤气灯作光源,映衬得纱幕熠熠生辉,戏中人物登台亮相,光彩夺目。
艺人在幕后操纵戏曲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艺人不仅手上功夫高超妙绝,嘴上还要说念叫唱,脚下则制动鼓乐,一台戏有声有色,生旦净末丑,一人可唱遍。当然,大戏会有多人同台。我曾见过高手表演,那奔走跪拜、振衣抖须,只是一般手段,还有如川剧变脸的绝活,眼不错就将剧中人改色换冠。武戏更见功底,伴随着锣鼓,你来我往,腾挪跳跃,刀光剑影,杀得人仰马翻,令人眼花缭乱。
皮影戏的内容,不外说古唱今,演绎历代兴亡。小小幕窗,但见运筹帷幄,群雄逐鹿,千军万马,杀声震天,真乃“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自然还有:天庭地府,神仙鬼怪,市井村野故事,全活化在艺人的十指间。
中国地域宽广,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调,皮影戏入乡随俗,无论流入何方,皆吸收当地的戏剧、俚曲、方言;造型则融合当地民间绘画、雕刻、剪纸等,以适应八方百姓喜好。因而,形成各地千姿百态、不同风格的皮影戏。
千百年间,天南地北,无论城邑村镇,无不见鼓声灯影,上至皇亲贵戚,下至士农工商,争相观看。
在乡下,我曾看过几回皮影戏。
先是“嘡嘡嘡”,一遍锣响,这是皮影戏班进村,顿时村里像过节,孩子连晚饭也无心吃了;天擦黑,二遍锣响,是催人入场,戏就要开台了。戏台设在场院,乡人自带条凳、竹椅、杌子,挤在幕窗前。一通鼓响,幕窗上映出一个长髯老者,连翻几个跟头,亮相,然后作揖打躬,感谢乡亲父老“捧场”,下去了;接着幕后一声嘹亮悠长的“叫板”,这正戏就开演了。
小小戏台,咿咿呀呀,又说又唱,声调时而婉转,时而高亢,乡音村语,韵味十足。有嬉闹的《猪八戒背媳妇》、《哪吒闹海》,也有悲情的《西厢记》、《白蛇传》。戏入高潮,孩子噤声、女人抹泪、老头老太豁着缺牙少齿的嘴,凝神痴望,剧中人一抑扬,一顿挫,一声叹息,一声哭泣,都揪动人心。
戏中常有个喜剧人物,当地人叫“花皮”,造型奇特可爱,相当于京剧里的丑角,在戏中插科打诨,不管是情势危急,还是生离死别,“花皮”总是嬉皮笑脸的,他有时也发噱,把当地人家东邻西舍、有名有号的人都扯到戏里说笑一番,冲淡了紧张、悲情气氛,让人开怀。
乡间皮影戏,至今难忘。在没有电影、电视的时代,许多目不识丁的劳苦人的历史文化知识,大约就是从皮影戏中得来。小小幕窗,鼓声灯影,一代又一代,不知留在多少人的记忆里。(苗连贵)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