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又称灯影戏,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曲艺表演形式。河湟皮影艺术历史悠久,具有代表性的就数土门关红岭村皮影。据老艺人祁永启先生口述,在“祁土司”元朝时期就已有皮影戏,土门关红岭村的皮影制作工艺也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土门关皮影艺人张永全是第五代艺徒。
1981年,由青海省文化馆著名皮影艺人刘文泰带领红岭十几名皮影艺人去北京观摩学习皮影艺术,后传承并发展提高红岭皮影雕刻技艺。现今著名雕刻艺人有祁永昭、刘有才、景国成、罗生祥、张永全等。湟中皮影主要分布在县城南、北两大区域,南川地区主要以土门关乡的红岭皮影为代表;北川地区分布在李家山镇大路村;多巴镇幸福庄村、国寺营村;汉东乡上扎扎村;大才乡甘家村、立欠村、孙家尧村等。
皮影戏最早兴起于中国宫廷,后传入民间。相传,汉武帝宠妃李夫人死后,汉武帝对她日思夜想,以至于茶饭不思。一天,他命令法师把李夫人的灵魂召来,不然就砍头,法师急中生智,想出一条妙计,把李夫人画像临摹在一张羊皮上,绘上颜色,用灯光一照,影子映在一层布帘上,仿佛真人一般。汉武帝见了竟信以为真。由此便产生了皮影。
湟中县红岭皮影据传第一代雕刻艺人可追溯到清末年间(1851年——1861年),有一位艺名叫罗狗熊的艺人在湟中、西宁等地卖艺,兼雕皮影。从他传艺始,至今已有六代传人。已故的著名雕刻艺师有马有福、殷长安、魏珍、甘世霖、张生华等,他们为后世留下了许多雕刻珍品。现年76岁的老艺人张生彦口述:早在一百多年前他的老前辈们就已制作和演唱皮影,可谓是皮影世家。
自八十年代开始,红岭皮影迅速发展,一年四季四处演唱,每班艺人一般为4-5人,很受群众欢迎。
皮影戏班由艺人(影子匠)、影幕(亮子)、皮影件(皮娃娃)、剧本(本子)和乐器(家什)组成。由于皮影制作简便,原料就地可取,材料低廉,演出不受舞台、灯光、场地的限制,大至广场、小至农家庄园,一盏灯、一片布(早期用清油灯当光源,白纸当屏幕),一个演员可扮生、旦、净、丑等不同角色,一个戏班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就可表演,一头毛驴可驮走全部道具,所以皮影戏在农村山区广为流传。农闲走乡串镇,行走轻便,适合山区巡回演出。
解放前,全省专业戏曲团体很少,群众的戏曲欣赏主要靠业余剧团和皮影班,故有“一影二戏”之说。皮影戏成为山区群众一项主要文娱活动。它和当地时令节日、民俗风情相联系,青海各地传统庙会、节日很多,每逢节日庙会,除集市贸易外,都有传统的文体活动。皮影戏是必演的文娱活动。有时几台戏班同时上演,观众人山人海,场面十分壮观。
在湟中土门关红岭地区二月二庙会,正值当地农村春播之前,要演“青苗戏”,有祈祷风调雨顺,祝愿神灵保佑防灾,保佑秋后丰收的意思。头场戏必演《出天官》,内容是天官下界,察看人间善恶,唱词中都是消灾、降福、赐福祝寿等内容,台下观众还喜放爆竹,有的还为戏班“挂红”,赠送彩礼。
作为祖传的红岭皮影在南川已独占一方,每年秋后农历十月到来年三月,农闲时间皮影戏班最为活跃。它以新颖的表演形式,独特的演唱腔凋而吸引着无数观众。他们除在本县各乡镇演出外,还经常到平安、互助、民和、门源,甚至远到甘肃省永登县被邀演出,平均每年演出200多场次。
皮影戏其演出形式可分为三种:一是“大传戏”,以历史剧为主,根据《杨家将》、《三国演义》、《封神演义》、《西游记》等历史故事改编;二是“单本戏”,青海群众叫“窝窝戏”,多是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如《花园会》、《法门寺》、《忠孝图》等;三是“折子戏”,以优美的雕刻造型和青海影戏的地方唱腔“影子腔”相结合,用乡土方言道白。皮影戏以乡土艺术的情感和艺术魅力至今仍为当地群众所喜爱。
湟中皮影制作流程
1、雕刻工具
铲刀、切刀、斜刀、圆刀和各种大小的半月凿子,小头、打磨皮子的木制棒槌以及打凿眼用的木衬垫等。
2、原料加工
原料选用黄牛皮,其皮质细,透明度好。尤其以夏季六、七月份宰杀的黄牛皮为最佳。夏季牛肥毛短,经水泡,易脱毛。其加工程序为:将皮子在清水中浸泡十天到半月,期间常换水,不断翻转揉搓。等泡好后,再行拔毛和铲薄,铲刀要锋利,皮子干湿得当,用力均匀,当皮子的厚度为1毫米左右时,水洗晾干,再用木托磨平磨光。
3、落样
把准备雕刻的师传或自绘的各种图案纹样,包括脸谱、服饰、道具等图谱放在加工好的透明皮子下面,用针在皮子上划出拷贝的纹样,在皮子上留下白而清晰的划痕,为雕刻提供了依据。落样要细心准确,不要走形,然后将皮子用湿毛巾包好,保持湿软。
4、雕刻
这是全部制作工序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显示一个艺人技艺娴熟、独具匠心的标志,并要求刀工熟练、刀法多样。采用雕、镂、刻、凿等多种技法。其方法多用“推皮出刀法”,讲究下刀准确,用刀自如、刀法流畅、刀路清晰。所刻线条上下刀口齐整,宽窄均匀,线条刚劲有力。在图案纹样的镂空装饰方面,要求疏密得当,连接自然巧妙。
5、敷彩
皮影雕刻好后,经压展、磨平打光后就可上色。上色用透明色,光照效果好。主要用红、黄、蓝、绿、黑五种色,颜色相互不加调配,不分深浅。多用平涂方法,有时根据对象,采用勾线和晕染。近年来艺人们多用透明水色敷彩,然后再图上清漆加以固定。
6、熨烫
将上好色的影形烫平熨展,达到平整定型。一般认为采用“火砖”熨烫的土方法,把两片砖烧热,将影形用白布包起,夹在两片转之间,经过一定的压力和受热,烘干水分影形就会平整。
7、定联
这是皮影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把雕好的各个部位加以连接和固定。头部和影身的连接是活的,根据需要可以调换。各部件连接处的固定点要选好,上下左右要适当,否则影人身体就会不平衡,出现前倾后仰等现象。最后在影人颈部加一根主签,两手腕处各加一根活动签,然后分类入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