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盏马灯,几只蜡烛,外加二胡、锣鼓、唢呐以及艺人的吟唱,皮影戏就这样开场了。就是这些简陋的道具曾带给人无数的欢乐,而今,也只能通过老艺人的讲述,才能重温那段快乐时光。

武兴朝、武凤朝是堂兄弟,哥哥武兴朝一说到皮影戏,满面的皱纹笑成了花,“我耍了一辈子的皮影,真是耍不够”。老人说,从小家里就是干这个的,老人的爷爷、父亲、叔叔农忙时节种地,农闲时就走村串巷演皮影。“以前的皮影戏,就是讨饭用的,也不收钱,谁家给几斤麦子,就在谁家的门口摆台子”。全盛时期,他们家的皮影戏班子有十来个人,能连演42天。附近的几个县都是他们经常演出的区域。“文化大革命来了,就不让唱老戏了,咱们的戏班子,一停就是30年。”说到这里,老人不禁唏嘘。

弟弟武凤朝,少时就开始边看表演边学唱腔,十来岁开始学做皮影。老人介绍说,一件皮影道具,从牛皮的选择到炮制、去皮、雕刻、描画,直至最后的成品,至少需要20天。其中描画最难,也最考验制作人的水平。毛皮不干不湿的时候最容易上色,成品保存的时间就长。这个戏团的皮影戏道具,超过200年历史的有许多件。

谈到继承人的话题,两位武姓老人又焦急又无奈,“年轻的都出去打工了,年老的就剩我们这些人,也没观众,等我们老了,不知道谁还能把这皮影戏传下去。”

田团长名叫田超增,也是皮影戏迷,退休以后,一直想恢复皮影戏,这与武姓兄弟的想法不谋而合。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当时县文化局的支持下,成立了现在的皮影剧团。皮影戏演唱没有文本,完全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为此,县文化馆协助抄成戏本,并复印收集成册。现在县里每年还给1000多块钱的补助。

田团长介绍说,肥乡是我市皮影的发祥地,宋朝年间就有了这门艺术,清朝年间有了成规模的戏团。但是现在肥乡的皮影戏,还没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今年,能够申报成功。(郭经纬)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