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三枝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系列之皮影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燕赵文化始终演绎着独特角色。唐山皮影,色彩之艳丽,人物种类之繁多,做工之精美,唱腔之独特,成为燕赵文化中难能可贵的经典。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一个小灯箱,灯光照射下的影人跟随着艺人独特的唱腔在影窗上下飞舞。一幕音韵缭绕、惟妙惟肖的皮影大戏,书写着唐山的艺术传奇。而也有这么一批唐山艺术家,默默地守候、传承这份传奇的艺术。

皮影,已传唱数百年

唐山皮影,由来已久,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传,清末民国初年,逢丧葬、嫁娶、做满月,百姓们都会请皮影戏班来唱上一场。这段时期,唐山皮影一直活跃在农村,在冀东广大地区有深厚的影响,男女老少都能多多少少哼上一段。直到1910年张绳武率翠音堂出关闯入沈阳,1919年又带班进唐山庆仙茶园,唐山皮影才走进城市,从此在唐山这座被誉为“北方现代工业摇篮”的城市安家落户。正所谓燕赵自古多凯歌,而唐山皮影正是以民间艺人们口传心述的形式,将这些真实发生在燕赵大地上的或悲壮、或激昂的故事记录下来,再通过自己生动的表演展现给看台下的观众。

皮影雕刻,再续繁华

如今,这凝聚着唐山丰厚民间文化底蕴的皮影,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靠的是皮影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他们以精湛的技艺,创新的思维,不断为冀东这一脉文化,默默地奉献着。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刘佳文老师说到皮影,总能滔滔不绝,这是他爱了一辈子的东西。刘佳文老师擅长刻影,“小时候赶庙会,看见皮影,我就着迷,后来我就自己学着刻影人儿。”刘佳文老师感慨道,会刻皮影的人很多,但会设计的太少,为了传承,为了皮影能够越来越好,就必须要创新。“以前的影人儿很粗糙,经过改良,现在皮影的工艺讲究多了。”刘佳文老师介绍说,虽然现在皮影的模样都没有改变,但内部更细致了,有时候,一张皮影能够刻七层。

现在的刘佳文老师,桃李满天下,乐亭县90%以上的皮影工作者都是他的徒弟。对于刻影的未来,刘佳文老师非常看好,“因为现在很多人在收藏皮影,作为工艺品,价格不菲。”除此以外,各地慕名而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甚至还有一些外国友人也非常喜欢这门传统艺术。

唱影、舞影,困境中坚守

然而,在皮影雕刻艺术繁荣的背后,唐山皮影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在电影、电视、卡通漫画、流行音乐等各种现代文化样式的冲击下,皮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唐山皮影在历史上以唱见长,有“无唱不成影”之说。而老一辈的唱影“名人”张绳武、李秀、周文友、齐怀、厉景阳、孙品卿、高荣杰等人将皮影的声腔打造得非常完美,人们能否很好地传承?

而今,拜厉景阳为师的丁振耀是知名“大”行演员,主攻唱功里的黑头行当,更被誉为“皮影界的裘盛荣”。丁振耀已74岁高龄,走进他的家,看到案台上、墙上、皮箱里收藏的影人,更真切地感受到他对皮影的热爱。丁振耀在皮影黑头花脸行当有诸多创新,改变了传统的一个人专唱某一性格类别的角色,汲取各派各家精华,进行不同性格、身份,不同情绪人物的塑造。他的唱腔有嗓音纯正、吐字清晰、行腔优美等特点。

谈到皮影唱腔,丁振耀显得很激动,忙拿出珍藏在皮箱中的影人,舞动着讲解起来。“舞影是让影人活了起来,而‘唱’又给人物形象富于灵魂,一定要根据人物特色唱出情来,这是很奥妙的一种艺术形式,很有魅力。”丁振耀边舞动着影人边讲解,眼睛里放出光芒。

和从小痴迷专攻“唱影”的丁振耀不同的是,皮影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齐永衡在操纵表演方面卓有成就。他曾任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副会长、唐山市皮影剧团副团长,被称为“箭杆王”、“活影人齐”。这些美誉源于他有一手绝活,小小的影人在他手里一舞动,马上神奇般地活了起来。一位操作演员要同时操纵几件影人进行表演,齐永衡表演的特点在于无论是单刀、双剑,长枪刺马还是棍棒、流星,都会使人目不暇接,他表演的生、旦、净、丑各有特色,而且情感细腻,人物形象活灵活现。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唐山皮影走出国门。1982年,齐永衡应邀到法国的国际木偶学院讲学。随后,唐山皮影到美国,接着是摩纳哥、荷兰、日本、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希腊及香港、澳门、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处都得到一片赞扬声。1984年在美国,1个月内《鹤与龟》就演出了192场。在日本演出时,更是创下了50分钟的节目,收获86次掌声的好记录。

丁振耀和齐永衡是唐山皮影届的顶尖级人物,艺术精湛令人称绝。唐山皮影在国外受欢迎程度令人骄傲的同时,似乎让我看到了皮影的辉煌未来。然而说起未来,齐永衡、丁振耀和刘佳文均无奈地摇摇。

未来之路,传承中创新

“没人学,怎么传”刚荣得传承人的那一刻,丁振耀激动坏了,他想老一辈留下的精彩艺术终于有救了,他自掏腰包买了一大皮箱的影人,想要大展身手,传道授艺。然而令他感到辛酸的是,很多年轻人对这门艺术不感兴趣。齐永衡也表示现在皮影学员已青黄不接了。

尤其是传统皮影将面临“人亡艺绝”的境地。传承迫在眉睫,唐山皮影的路在何方?这是传承人们心里的一块石头。刘佳文说:“只有老的才是宝贝,词句具有文学性,有味道。”齐永衡说:“电影、电视等新文化冲击下,传统的皮影唱腔,人们看不上了,不改革没有生命力。可皮影团尤其是外县区皮影团演老戏没观众,排新戏没资金。”丁振耀说:“传统皮影和年轻人不能产生共鸣,弄全创新的皮影,50岁以上的群体又不买账。”

如何权衡传统与创新,是皮影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现在皮影剧团为了发展,也会做一些动物剧目、儿童戏等方面的表演,还是很受欢迎的。老影继续唱,新影也不甘落后,雅俗分赏,奏起了传承的前奏。

为使唐山皮影不失传,皮影艺术的传承人们一刻也不曾停歇过。刘佳文一直致力于皮影的研究和讲座;丁振耀花费大量精力,组织老艺人录制了100部经典皮影剧目;齐永衡紧跟时代潮流,创新剧目,一有机会就带领县皮影剧团到北京等地演出,扩大影响。并将加强和幼儿园合作,振兴皮影从娃娃抓起。

希望在老一辈艺术家的辛勤传承和培育,政府的重视下,舞动起手中的“唐山皮影”,让尘封了千年的一曲曲燕赵大地的凯歌,在信手拈来之际再度上演。让这融合绘画、雕刻、歌唱、演技等“比金子还贵重的艺术”再放光芒。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