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安市金寨县铁冲乡,有一位县级“非遗传人”叫易乃益,他有一手表演“皮影戏”的绝活,“皮影戏”在当地又被人叫作“皮影子”。
如今80岁高龄的易乃益,自幼喜爱传统手工艺,并熟读《论语》《孟子》等国学名著。“我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去河南省,拜皮影戏大师杜绍成为师,前后学了5年,把各种皮影戏表演技法学了个遍。”近日,易老回忆道,他首先从基本功“唱”学起,然后学习打鼓,最后才学着操纵“皮影人”。出师后,他走南闯北,演绎《岳飞传》《梁山伯下山》《秦香莲》等剧目,给无数乡里乡亲带来欢声笑语。
50年来,易乃益勤学苦练,掌握了3000多本戏,见景即生情,随口就能唱,成为十里八乡的“文化名角”。“1978年,我自筹资金创办金寨县第一个皮影戏班,在安徽、河南等地演出。我们五六个人一年能演200多场戏,一出去就是几个月不回家。”易老说,有时候夜里演出,表演者眼睛熬得通红,但依然双手娴熟不出乱,都是因为热爱这门传统技艺。
据他介绍,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是广受老百姓欢迎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形式。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口唱尽天下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巧夺天工、精心剪裁的小小皮影在传承人的指尖上飞舞,时而刀光剑影,时而策马扬鞭,时而缠绵悱恻,或是千军万马,或是单打独斗,把光影声色发挥到极致。皮影戏是一门糅合了戏剧、音乐、美术、雕刻等多种艺术的表演艺术,也是一种正在消失亟待传承的古老艺术。“以前,村里逢庙会、庆祝乔迁、结婚生子等都喜欢找人表演皮影戏,可是,目前看皮影戏的人越来越少。现在的年轻人之所以不愿意学这个,一是耗费精力过多,学成要用四五年,二是唱腔难学,手指夹着耍杆做各种各样动作也很吃苦。”易老感叹道。
2014年以来,易老在铁冲乡实验学校为师生传授皮影戏中的锣鼓表演技艺,孩子们热情高涨。“其实皮影戏是中国‘最早的电影’,也是‘最早的卡通’,有2000多年的历史。”易乃益说,他一定会把这一传统艺术坚持并传承下去。(通讯员 禹茜茜 记者 孙海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