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辽南展示基地揭匾仪式暨西岗区第二届民间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西岗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举行,剪纸、皮影、烙画、手工布艺等近30个大连市级及辽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亮相。市领导田树军、朱程清、娄玉华出席开幕式。记者采访发现,大连市现有的非遗传承项目很有特色,但对于这些宝贵的民间传统艺术如何保护和发扬,传承人们忧心忡忡。
讲述 复州皮影,年轻人不感兴趣?
62岁的宋国超是复州皮影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虽然复州皮影早在2006年就成为大连唯一跻身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但宋国超坦言,“现在懂它的人越来越少了。”他告诉记者,今年5月份他被邀请到南山风情一条街演出,驻足观看的人很少,“尤其是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得太少了,真是挺可惜的。 ”
宋国超的绝活是从父亲那学来的,他不但能用驴皮亲手制作传统皮影道具,还善于表演传统皮影戏。《樊梨花征西》、《界牌关》、《盗马关》……谈起传统的复州皮影戏,宋国超如数家珍,但他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这一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艺术形式已经濒临失传了。“一个较为复杂的传统皮影人物作品,要经过几十道工序,五六天的时间。很消耗时间和精力,工序琐碎、单调,年轻人不太想学。 ”宋国超说,他的孩子都不愿意学。记者询问展厅里面皮影作品的价钱,宋国超说,他基本不外卖的。“卖贵了没人买,便宜了很不值。 ”
复州皮影表演需要团队配合,宋国超的演出班子也是临时组建的。他坦言自己平时的经济来源也以务农为主。至于演出回报,他说非常少,来一趟大连一个人一个月也就100元钱,这种状况确实无法生存。
呼吁 立法是最根本的保护方式
大连市群众艺术馆相关负责人杨杰表示,类似于复州皮影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存在少有问津,甚至失传的危机。“在大连地区的民间艺术中,复州皮影最具有代表性,是唯一跻身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但如今,民间能耍皮影的艺人越来越少,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濒临消亡。 ”
但杨杰说,随着政府逐步开展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动,一些传统而古老的民间文化项目逐渐被社会各界重新关注。从2006年开始,大连群艺皮影剧团进社区、进村镇、进学校,近年来坚持在全市各区市县中小学校进行义务演出,“基本在每年的九、十月份到年底,每年演出300余场。 ”
据了解,2003年,我国就开始酝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但目前仍未出台。杨杰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是多样的,但立法保护才是最根本的保护方式。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之一,昨天,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辽南展示基地正式揭牌,西岗区政府在位于八一路的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开辟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辽南展示区,作为常态展区,为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优秀民间文化艺术搭建更直接、更广阔的长期交流平台。西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市民能够逐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