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华东村位于大山的深处,这里有一位叫邢如雨的老人,独自守候着一份祖传的民间技艺——邢氏皮影。邢如雨现在是邢氏皮影的最后传人,他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个面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2012年3月,来自聊城的一群大学生将目光投向了这个偏僻的小村庄,他们为了将皮影文化进行传承,以邢如雨的真实事迹为蓝本拍摄了公益影片《皮影》。4月5日,主创人员徐雅瑟、张志伟等人向记者讲述了拍摄过程中的感触与惊险。
小山村里,孩子们在皮影戏中收获很多快乐
邢如雨,他是枣庄市华东村的皮影戏传承人,也是全村的唯一一名教师。他退休之后,凭着自己的文化和一腔热情,在华东村自发办起了学前班,没有老师,他就自己教;没有教具,他就自己弄;没有桌椅,他就从家里搬……
在这所学校里,邢如雨不但教孩子们文化课,还开设了皮影课堂,教孩子们皮影。而现在,村子里的孩子们不仅能识字算数,还能配合邢如雨一起演皮影戏了。
2011年年底,聊城大学滕州籍大学生张志伟得知了邢如雨老师的事迹。“为了皮影这一传统文化艺术能够得到传承,邢如雨老师在自家房子里创办了一所小小的皮影学校,免费教孩子们皮影戏。他为了皮影戏放弃了很多东西,他这种挽救传统文化的精神感动了我们,所以我们决定以邢老师为原型拍摄一部微电影,我们希望能够唤起更多的人来关注皮影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志伟告诉记者。
而在公益影片《皮影》的前期筹备中,他们做了大量工作。前往枣庄拍摄的八位大学生得知了这里的孩子们缺少文具用品,他们就自己凑钱给孩子们购买了足球、毽子、跳绳、文具盒、本子等用品。
而到了学校,他们发现这里的情况比他们想象中还要艰苦。华东村位于处于泰沂山脉西南麓,地形复杂多样。“这里的山坡度都在五六十度,村民有的住在山顶上,有的住在山脚下。”徐雅瑟说,最初这个村子的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停课了,后来邢如雨又在自家创办了一所小学,再后来华东村村委会腾出两间办公室作为孩子的教室,当地村民仍然习惯称它为华东村小学。在这个小学中,一共有两个班(一个班是一年级,一个班是学前班),51个孩子。现在这个学校只有邢如雨一个老师,而文体用品几乎没有。孩子们的娱乐活动就是看邢如雨为大家表演的皮影戏。
“恶狼”四伏,山区拍摄他们遭遇种种危险
张志伟一行给孩子们送来了礼物,他们的到来让这里的孩子们格外开心。“孩子们都很可爱。村里通讯不方便,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图书。但封闭的大山并没有挡住孩子们对外界的好奇。我们在拍摄时,学生们总是围着我们摄像机的左右。”徐雅瑟说。不过说起十五天的拍摄,大学生摄制组则经历了种种的坎坷。
徐雅瑟告诉记者,对于在山区进行拍摄,他们在出发前做好了各种心理准备,可还是有许多的危险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徐雅瑟说:“听村里的老人说,由于华东村靠近深山,村里一直流传着熊伤人的传说,据说这里还有狼出没。”巧合的是,拍摄是在三月中下旬期间进行的,此时枣庄的狼伤人事件正备受关注。因为山区里的信息比较封闭,摄制组的工作人员起初并不知道这件事情。
据徐雅瑟回忆,3月19日在滕州的一份报纸上看到了“狼咬人事件”的报道,随后又上网进行了查询,而在这些报道中,“狼出没”的地方就在“山亭区、滕州市”。“这不就是我们拍摄的地方吗?”徐雅瑟解释:“山亭区、滕州市这两个地方正是他们取景拍摄的地方。看完报道当时心里就懵了,可是还有最后一个山区镜头没拍。不过为了能拍完整部片子,摄制组还是决定再次进山拍摄。”
不过在拍最后一场戏时,摄制组的所有人都已经看到了枣庄狼的报道,当时大家心里都很害怕,但没有一个人说出来。邢如雨老师安慰大家:“白天不会有狼出现,晚上你们要早点下山,趁天亮回去。”在大家的努力下,最后一场戏顺利完成。此时,所有人才都松了一口气。
其实除了“狼患”,山路的崎岖也给影片的拍摄造成了困扰。“山路狭窄,路面几乎和车的宽度等同。”张志伟告诉记者,在进山拍摄中,他们对大山的路况都不熟悉,在夜晚拍摄工作完成返回驻地时,有两次出现了汽车打滑,险些出车祸。
而徐雅瑟则介绍,在邢山顶上的一场戏,几位聊城的大学生坚持拍摄了11个小时没喝一口水。村里人都被这群聊城大学生认真劲儿感动。而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认可,山亭区宣传部也积极帮助摄制组打通各种关系,保证了拍摄工作的顺利进行。
皮影传承,老人很努力但仍要大家一起推动
短短半月的拍摄,摄制组的几位学生已经和当地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徐雅瑟还跟从邢如雨学起了皮影,临走前,邢如雨半开玩笑地对徐雅瑟说,“再留几天,皮影戏你就基本学会了。”
不过在即将离开时,邢如雨还是和徐雅瑟在滕州市滨江国际花苑广场上联合演出了一场皮影戏。
“当时是我敲鼓伴乐,邢老师指挥皮影、唱皮影戏。”徐雅瑟回忆说,“当时我们配合得特别默契,邢如雨老师边唱边舞动皮影,当晚吸引了很多市民围观,格外热闹。”
在采访时,徐雅瑟拿出了三个皮影。徐雅瑟说这是邢如雨送给他们摄制组的。这些皮影全部是手工刻制并上色的,人物栩栩如生。在这三个人物中,只有一个是全牛皮制作的。徐雅瑟介绍,因为牛皮很贵,邢老师收入也不高,所以他制作的皮影,一般只有用牛皮做人物的头部,而肢体都是用塑料制做。
徐雅瑟告诉记者,邢如雨有满满一箱子的皮影,孙悟空、沙僧、村姑……各种人物造型应有尽有。在这些人物发丝、五官、衣服上的装饰都是邢如雨一刀刀刻出来然后又上的色。在华东村,每当夜幕降临,伴随着阵阵鼓声,邢如雨总是会把皮影舞动起来。
徐雅瑟说,对于城市里的人来说,邢如雨的皮影戏用方言演唱,绝大多数的人听不懂也理解不了。城里人看皮影戏,更多的人只是好奇或者是看热闹。虽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皮影戏仍是一种徘徊在边缘的艺术。
张志伟则说,在这个山村里,所有孩子的童年都有一段关于皮影的记忆,这是城里的孩子所不能享受到的。这次他们来到邢如雨身边,走进他的皮影课堂,把他们用影像记录下来,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皮影,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搭建起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
《皮影》故事梗概
故事主人公邢如雨一家原本在农村生活,因为女儿有出息,就把老邢接到了城里。老邢平时爱好皮影,而且就只有这么一个爱好,到了城里之后发现,这里的人喜欢的东西千奇百怪,不过却没有喜欢皮影的人。开始老邢想让大家接受皮影戏,但却碰了许多的钉子。
有一次,女儿看到老邢在院子里独自表演皮影,觉得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便和父亲产生了矛盾,父亲觉得自己唯一的爱好无法适应这里的环境,便留下信件自己回了老家,并开始在老家边办学边教孩子们皮影戏。后来,女儿回到老家,看到正在给孩子们表演皮影戏的父亲,不自觉地想起了儿时父亲给自己表演皮影的场景。而此时,她终于理解了父亲,为父亲的这份坚持鼓起了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