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撑不起一台戏了。”
说这话的人叫姚杏毛,现年71岁,是禹越镇杨家坝村唯一一位与皮影戏有过直接接触的人。他说,自己只是跟着父辈断断续续学了三四年的皮影戏,学到的只是九牛一毛,所以称不上“传人”。
不过,随着杨家坝文化礼堂的建成,日渐式微的皮影戏又重回了人们的视线。这种光与影的艺术以另一种形式得到了传承。
起源:民国时期最鼎盛
黑暗之中,一盏灯,一块白色幕布,艺人在布景后唱说、操作,用栩栩如生的影子人物演绎一出出故事……古老的戏曲皮影戏,曾经是流传在德清民间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戏曲。
那么杨家坝皮影戏究竟缘起何时?在杨家坝村文化礼堂有相关描述:杨家坝村圩郎东组,在历史上曾有一个艺术水平较高的皮影戏班子。据说该班子的创始人为姚大先生,此人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清朝期间没有拜师,自学成才,然后整个姚氏家族慢慢全部学会,发展到民国时期是皮影戏艺术的鼎盛时期。所演出的剧目大多是历史剧《薛刚反唐》、《杨家将》、《樊梨花》、《华山救母》等,其演出范围在杭嘉湖地区,农闲时间几乎是上门预约。
“保和堂”,曾是禹越当地唯一有名的皮影戏班子。“保和堂”一共四个人,姚子林、姚宝寿、姚子兴、姚桂林。领队姚子林正是姚杏毛的父亲。在没有电视机的年代,皮影戏这种光与影的艺术深受村民喜爱。“我父亲的戏班子常常去村庄上巡演,下面的观众有上百人。”
衰落:没有人愿意学
姚杏毛说,其实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也就是他父辈那一代就没有什么人愿意学了。“那时候常常停电,演出还挺多的。”有人叫他们去演出,戏班子的4个人就会挑上两只箱子和一个木头架子。到了之后,搭个布台,在幕布上挂一盏灯。“最早的时候都是用油灯,香油里放根灯草,很亮。”姚杏毛说,灯亮起来了,4人就在幕布后开始了皮影戏表演。
“当时戏班子里也就只有这四个人了。我断断续续学了三四年,其实学的只是皮毛。”皮影戏不仅仅是操作皮影,故事的人物需要艺人的说唱来进行演绎,伴奏使用的有鼓、锣、钗、梆、碗、唢呐等一大堆乐器。光是戏本就有七八十本。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一夜之间,皮影戏等文化都成了“四旧”,谁也不敢再听皮影戏,“保和堂”也就散了。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皮影戏又开始在民间兴旺起来。“保和堂”四人再聚首,将皮影戏带给当地的老百姓。
只不过,没几年,“保和堂”的演出越来越少。有了电视、电影,皮影戏渐渐在民间衰落了。“保和堂”也不再演出。因为没有年轻人愿意学,皮影戏的传承更是无从谈起了。
传承:走进了文化礼堂
“这样一种艺术形式,既然曾经兴盛过,我们就不该任其衰落直至遗忘。”杨家坝村村支书范林富说道。
杨家坝村今年开展了“和美家园”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该村在文化部门的帮助下,重新挖掘了杨家村皮影戏,并以皮影戏为特色建造了别具一格的文化礼堂。
记者看到,文化礼堂里详细记载了杨家坝皮影戏的兴衰,各式各样的道具也被陈列了起来。不仅有各种各样的人物皮影头像,还有牛、马等动物皮影。尽管时隔很久,但皮影像和色彩依然清晰。还有些是老底子的手抄本,纸张都已发黄。
皮影戏这一传统艺术在经历兴衰后,正逐渐重回人们的视线。圩郎东组的村民张掌荣说,自己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看过皮影戏了,没想到村里还能把“消失”了这么久的皮影戏还原。以后让小孩子看一看,感受一下村里的文化,很有意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