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书·李夫人传 》等古籍载,汉武帝有位妃子李夫人,极其美丽,“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 ,且能歌善舞,甚得武帝宠爱。然而红颜多薄命,李夫人年纪轻轻 就一病不起。武帝非常难过,叫人把李夫人的像画下来挂在甘泉宫,天天看着画像发呆。方士李少翁对武帝说他能让李夫人显灵。于是在一天夜晚点上灯烛,布置帷帐,把做好的和李夫人大小神态一样的假人放在里面,有时坐有时走 。让武帝在另一个帷帐里观看。据说这就是中国皮影戏的起源。

而有史为证的北宋算起也有一千多年了。它在流传过程中,不仅对我国各地方戏曲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而且传入亚欧各国 ,它的光影原理,对现代电影的诞生有着先导和启示作用。喜剧大师卓别林等人对中国皮影戏有很高的评价。

尤其在动画片和美术片方面,中国皮影戏更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二十世纪初英国的阿姆斯特朗摄制了一些类似皮影戏的剪影。苏联在1928至1933年拍摄了皮影戏影片《阿哈梅德王子奇遇记》《 巴巴格诺 》《 卡门 》等。美国迪斯尼的所谓“多平面动画片”则是将图画、剪纸、皮影人物结合起来进行拍摄的。近水楼台的日本,有多名动画片创作者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用彩色透明纸拍了一些立体皮影戏影片。其中大藤延郎的《 鲸鱼 》就是其中的一部。

中国的皮影戏几乎遍及各个省市自治区,它们各具地方特色,如北京皮影京戏味儿特浓。青年收藏家龚建森先生寄来的北京火柴厂1963年出品的皮影人物火花,全套8枚,分别印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等京剧人物脸谱,造型夸张,色泽艳丽,十分惹人喜爱。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