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北门户大悟县三里城镇、大新镇活跃着一个农民皮影戏班,他们不计报酬,长年走村串巷,为大山深处的群众送去欢乐和笑声。如今彭树国的戏班子有8个人,演艺人员平均年龄50多岁了,这些年来,彭树国和皮影戏班子为农民群众表演了上千场。
锣鼓铙钹声声入耳,北腔吼声响彻四方。11月1日,记者来到了大悟县三里城镇四庙村,正赶上彭树国和他的皮影戏班子为群众表演皮影戏。在村民居住较集中的宽敞围院里,挤满了看戏的老少乡亲,尽管山区有些寒冷,但观众们全然不顾,一个个眼睛盯着戏台,看得津津有味。
在戏台幕布背后的彭树国,这时早已进入了角色。他一边灵巧、快速地舞动着手中的皮影,一边亮开喉咙,高声吟唱。
记者和看戏的观众聊了起来。65岁的张大爷说:“从小就好听皮影戏,到现在都没有听厌。”村民们说:“年年农闲的时候都演,我们村里人人都喜欢看,现在演皮影戏的越来越少了,我希望它能一代代传下去。”
今年70岁的彭树国,老家虽然是与三里城镇交界的河南罗山县铁铺乡人,但他户籍是大悟大新镇九岗村人,他从小就喜欢皮影戏,16岁开始拜师学艺,并网罗三里城镇、大新镇、铁铺乡的皮影艺人组建起自己的皮影戏班子。在近半个世纪的努力追求下,他对皮影戏的演唱和研究达到了较高的造诣,成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悟县北路子北腔皮影戏的传承人之一。
大悟县北路子北腔皮影戏发源于湖北北路皮影戏,在鄂北农业地区已经流传了三百多年。与鄂北地方方言相融合,形成了特有的“影子”腔,深受农民群众喜爱。彭树国告诉记者,他们每年都利用农闲时节,在鄂北乡村年年要唱3个多月。
如今彭树国的戏班子里有8个人,演艺人员平均年龄58岁了,这些年来,彭树国和皮影戏班子为农民群众表演上千场。当记者问到唱戏能挣多少钱时,彭树国笑了笑说:“我们演出队8个人,唱一天戏每人就挣个六七十元,只求一宿一食,我们的目的不是为钱,只是希望将欢声笑语送给村民们。”
彭树国告诉记者:“我总在想,既然学了这个东西,就不能在我们手上丢掉,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个东西传承下去,农闲之际多走村唱戏,既是为群众送去欢乐,也是为了扩大影响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