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在中国艺术中,皮影流传广泛又独具特色。它综合了戏剧、音乐、美术的某些特点,集文人写作、艺人刻绘与民间演唱为一体,别致、丰富,雅俗共赏,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可惜的是,过去对皮影艺术的研究薄弱,没有系统的文献记载,缺乏学术上的钩沉整理,剧目、音乐、影刻大量失传,老艺人自生自灭,而从理性的高度总结它的艺术经验和规律,更是鲜有人做。但痴心于皮影艺术,以艰苦卓绝的努力改变着这种状态的人还是有的——《中国唐山皮影艺术》一书的出版,就是明证。 唐山皮影原称“滦州影戏”,大约在宋、金时代由汴京(今开封)迁传而来,流行于滦县一带,后播至周边及更远省区,成为最有群众基础、最具特色和影响,艺术遗存也最丰富的北方皮影之一。
《中国唐山皮影艺术》收入皮影雕刻作品800幅。它的文字内容,记述和分析了唐山皮影戏的历史传说、沿革演变、相关民俗、演出形式、剧本、唱腔、操纵表演、皮影造型和雕刻工艺,最后还介绍了著名的雕刻艺人和唐山影戏参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情况。这是所见对唐山皮影乃至整个皮影艺术所作最为全面而具体的描述,有大量新材料,有作者的新发现,有对皮影雕刻造型与工艺过程的详尽讨论。800幅皮影雕刻图像,分为行当脸谱、冠戴发髻、头部造像(俗称“皮影头茬”)、服饰造型、砌末设计(道具雕刻)、整体人物(能活动起来的整体连缀)以及演出场面等。其中每大类又分为诸多小类,如头部造像又包括各式文武旦、文武生、文武官、将帅、番兵反将、神妖僧道,以及诸如太监、兵卒、家奴、儿童等等的“杂类”,条清缕析,文图并茂,向观者提供了百科全书式的皮影艺术知识。而那些以红、黑、绿为主色、对比强烈的影人和影戏雕刻,以图像语言全面展示唐山皮影艺术的奇异、大胆、别致、绚丽、精妙和难以想象的丰富性,像应接不暇的盛筵那样让我们领略皮影艺术的美、创造性和价值。
书中专设一章谈皮影雕刻工艺和名师,很值得称道。对雕刻工序与相应技术如刮皮、浆皮、选皮、划形、择刀、镂刻、上色、上油、组装的记述,对著名老艺人的介绍,都是研究皮影艺术及其发展史不可或缺的环节。以往所见民间艺术研究,有的喜欢摆出“文化人类学”的大架式,用生涩的译文名词,侃不着边际的大理论,而对研究对象的基本背景、基本类别、基本状况、相关因素和基本经验包括技术经验等等却不甚了了。
《中国唐山皮影艺术》文字朴素,言之有物,是倾尽全力的扎实研究,与某些大而空的“杰作”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皮影艺术的兴盛时期虽已过去,但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作为兼具文人与民间、视觉与听觉、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性艺术,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深入探究的必要。这种探究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追述和理解,也为当代和以后的艺术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参照。20世纪极富创造性的画家林风眠,从皮影艺术吸取创造新形式的营养,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例子。 (郎绍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