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曾经报道了本市蓟县皮影雕刻艺术后继乏人的消息,75岁的民间皮影艺人陈永富老人希望能在自己的晚年将这门面临失传的皮影雕刻艺术传承下去。本市天津钢铁集团公司一位名叫尚君的小伙子,通过本报多方联系,终于在今年年初拜陈永富为师学习皮影雕刻。10月正是皮影风干、雕刻的最佳时节,为了这门古老的艺术,尚君再次来到蓟县向老师学艺。

国庆期间,记者与尚君再次来到蓟县穿芳峪乡北抬头村。看到尚君,陈永富老人的儿子陈有国迎了出来。进屋后,稍作寒暄,老人便聊起了皮影。陈永富告诉记者,制作“影人儿”(皮影)的过程极为复杂,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8个基本步骤。驴皮影在配料方面有两种:一个是“唱影”时用的,一个是做美术品摆件的,这两种影人配料方法不一样。前者的料子要比后者厚,配料更严格。一个“影人儿”从选料开始到涂桐油、晾干、组装,没有近40道程序,就不能做出一个能耍会动的“影人儿”。

此次赴蓟县,尚君还从陈永富老人那里借得500多副皮影图样,以便回去整理研究。据陈有国介绍,这些图样都是父亲在60年当中一点一点地攒起来的。记者注意到,图样里的仕女、魔怪、武将等等人物描画的十分仔细,甚至头发丝、袖口等部位都细细描出,但由于时间较长,图样的边缘已经发黄卷起。

采访最后,尚君对记者说:“我走过很多地方,皮影已经变成了相框里的工艺品,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元,那不是真正的皮影。我相信,真正的皮影艺术是‘耍’出来的,再配上锣鼓和皮影调,才是完整的、能够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雕刻’艺术。”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