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又称影子戏。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发祥于我国的黄河流域,明、清时期流行全国。
攸县槚山皮影戏是清末从湘潭传入。1904年,槚山的曾秋和、曾冬和兄弟(已故)在湘潭皮影大师齐仕玉和马宗桂学习皮影演唱及制作。回乡后,他们组织了皮影演唱队伍,在家乡一带演出,使人民破天荒地看到有影、有音、有活性的“影子戏”,并深受人们的赞赏与喜欢。从此,皮影戏就在这块土地上开花结果,成为了地方特色文化,人们称“槚山皮影戏”。
槚山皮影的特征是人物造型抽象简洁、淳朴粗犷而不失典雅,手指若伸若握。道具制作细腻,用纸壳或牛皮雕刻而成,为便于人物活动,每个关节都是线连接,安上操纵杆,在白布做的银幕后面由演员操作表演,通过灯光将它们在银幕上显现出来,并配有唱腔和音乐。其剧目、唱腔多与地方戏相互影响,它是由剧本、表演、导演、造型、音乐及舞台美术几个方面内容组成。槚山皮影没有科班授艺,技艺的传授方式大部分是一种父教子传承学艺、口口相传。
槚山皮影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程,经过一代一代的皮影人的艰辛努力,走向了辉煌的今天。2006年项目被湖南省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为宁曾伟雄。
目前,全县有9支皮影戏队伍在城乡演出,他们以顽强的敬业精神,坚守这片文化阵地,守望精神家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