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向那些为传承、保护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艰巨努力和无私奉献的老一辈艺术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何东升
1978年3月,对于中国北方来说,冬天才刚刚过去,又一个春天姗姗而来了。

这个春天,在甘肃省华亭县东华镇王峡口村一个农民眼里,有重要的意义。一天,农民申福堂在家里接待了一个客人,并进行了一笔神秘交易:把一套皮影卖给了段明玉。这套皮影,申福堂已经藏在自家菜窖中10多年了。

买家段明玉当时28岁,也是一个农民,家住在华亭县山寨乡东街村赵咀社。这套皮影成交价是150元。当时的150元,比段明玉全家一年的总收入还多。

一个农民,为什么要花费如此高的代价,甚至冒着某种风险,去买一套看起来陈旧不堪、支离破碎,甚至散发着霉味的东西呢?

回忆起30年前的“冲动”,已经快60岁的段师傅说:“我从小时候就爱,爱看皮影戏!也非常想自己演一把。”这就是皮影戏的魅力,它曾经把那光怪迷离的影子深深刻在了许多人的心里。

在10年“文化饥渴”的日子,段师傅用这些影子慰藉着自己的梦魂。

在华亭当地,人们把皮影戏叫牛皮灯影子、牛皮人人子。皮影戏是以油灯或者电灯为光源,照射人物傀儡的剪影进行表演的,这些傀儡又是牛皮做成的,所以叫皮影戏。其实,皮影戏也在白天借阳光进行表演,所以它还有个名字叫热影子戏。

关于皮影戏起源,华亭当地民间传说

秦始皇的二儿子胡亥刚生下来的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整天啼哭不停,照料的人束手无策。但有一天早晨,他看到窗子上有人影晃动,哭声居然停了;人影一消失,啼哭又起。秦始皇于是命宫里人用牛皮剪成人的形状,不停地在窗户上晃动,于是就奇怪了,胡亥居然不哭了。后来,人们觉得好玩,把这个把戏传播到了民间。结合这个民间故事,和有关皮影戏在我国流传的路线研究,可以断定:华亭是中国皮影戏重要发源地之一。

延伸阅读:中国是皮影戏的故乡,是一种古老而又独具特色的民间剧种。聪明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巧妙地利用自然界中“光”、“影”的原理,发明和创造了一种融绘画、雕刻、文学、戏曲、音乐、表演等诸多艺术形态为一体的表演艺术。“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是皮影戏艺术的生动写照。

段明玉购回的这套皮影“箱子”(箱子,又称戏箱,是行话,是戏曲道具、设备等的统称)堪称重宝。华亭皮影戏“重出江湖”,这套“箱子”堪比金庸武侠小说里的“《九阳真经》”和“倚天剑、屠龙刀”。

消息不胫而走,一批“退隐”多年的皮影戏高手和爱好者自动凝集在了这个“核心”。同村人马麒(箱主,即班主,是戏班子的负责人)、马根祥、侯学良、侯学斌和段明玉一起组成了上世纪70——80年代华亭第一家皮影戏班子。

当年50多岁的山寨乡西街村农民任忠信(已去世),以前曾经在陕西省专门学习过皮影戏,表演技艺精湛,有双手同时操作12个影子的绝活;赵咀社王建堂(也已去世)曾在华亭县秦剧团干过,是科班出身,一腔“大劲”(秦腔净角或京剧行当的铜锤花脸)“吼”得生龙活虎、威风凛凛。这两人一唱一演,都是绝活,被尊为班里的老师父。

1978年农历八月十二日(段师傅将这个日子记得非常清楚),这个7人皮影戏班子,经过半年多排练、磨合和调教,在本山寨乡的一个庙会上进行了第一次演出。从此后,这个皮影戏班子就开始活跃在了华亭的民间艺术舞台上。

据赵咀皮影戏班子艺人们介绍,皮影戏虽然种类繁多,但主要区别在声腔和皮影造型两个方面。华亭县皮影戏在流传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一些明显的特色。一是华亭皮影戏以演唱华亭曲子戏(国家非遗保护项目)剧目为主,杂以秦腔剧目。这既有别于以演唱秦腔为主的陕西皮影戏,也有别于以演唱“碗碗腔”为主的甘肃省环县道情皮影戏。二是皮影大小上有差别。陕西皮影戏高约50cm——60cm,邻县庄浪皮影高约15——25cm,华亭皮影规格居中,一般高约30——35cm。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