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皮影戏

江汉平原皮影戏是指流传在湖北中部的潜江、天门、沔阳(今仙桃市)、监利、洪湖、石首、江陵、公交、京山等县(市),具有相同特征的皮影戏。“皮影戏”,又叫“影戏”、“灯影戏”。

表演的形式大致都是一样的,表演是先自制一块类似电影银幕的白色布幕,然后在幕后面加以灯光照射,表演者在幕后操纵事先按剧情雕刻并安装好活动的影人,把幕上的影子展现给幕前的观众,在配以音乐锣鼓及说唱,进行故事表演。

江汉平原皮影戏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起源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从这几个方面:

(1)民间传说
  汉武帝设帷招见已逝爱妃李夫人;农历七月十五“鬼节”招魂,农俗还愿;宫妃哄太子,桐叶剪人型,照在窗纱哄其开心等等,还有很多类似的民间传说。

(2)宗教传说
  与佛教有关,观音竹枝弄成影状来表演,吸引信徒,劝善说教;与儒教有关,传闻孔子样貌丑陋,讲学时挂着帘子,后来人们仿效其隔帘说书,称其“影子戏”,等等这些传说的依据极其少。

(3)史料记载
  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皮影戏“始于汉、兴与唐、盛与宋”;另一种是以能查阅的资料显示,认为皮影戏是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发明兴起的。有明文记载,最早是宋代张耒著的《明道杂志》,上面写道:“京市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导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着且缓之。

江汉平原皮影戏来源:根据潜江郭格皮影艺人刘年华的口述,大致是,认为皮影戏也是起源于汉武帝设帷见李夫人,再到唐明皇游园,以“皮影戏”讲史穿今,到明代流入阿拉伯半岛、欧洲国家,开始兴起、改革、创新,明(1508年)在京城举行了“百戏汇演”,汤格皮影有明确记载是在明朝万历年间。

江汉平原皮影戏艺术特征

(一)表演艺术

以一张白色幕布为道具,表演者站在幕后支配影人,呈现影像给观众,说、唱故事,表演者一般为两三人。

(二)唱腔艺术

江汉平原皮影戏唱腔艺术主要有两大主腔:歌腔和渔鼓腔。

“歌腔”即鸡鸣腔,又称“阳腔”,源于潜江市境内的古阳(扬)水。“腔不腔、公鸡打鸣”,以雄鸡鸣叫发音为起音,尾音为拖腔,跳度高达17度,源于东周时期的楚国民歌,是我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它是潜江皮影戏的独特音调,分为六类音调板式:男腔、女腔、丑腔、杂花腔、天官赐福腔、八不就腔。

“渔鼓腔”因演唱器具“渔鼓筒”得名,按其地域演唱风格费为天门渔鼓腔和沔阳渔鼓腔,其中沔阳渔鼓腔分为上沔阳渔鼓腔和下沔阳渔鼓腔。

(三)歌词创作

多来自文学创作,小说、文学诗集、各朝代的民间故事。脚本一般很简短,都是表演者根据故事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即兴作词。语言艺术,也多为方言。

江汉平原皮影的雕镂艺术,源于潜江的“汤格”和“郭格”。

“汤格”皮影以“板影”为主,“亮影”为辅,采用阳雕阴刻的方式制作。纹身装饰花纹分为龙、凤、蝴蝶、菊花、万字梅花等各类图案,其刻工细腻。

“郭格”皮影是在“汤格”皮影造型的基础上加以戏曲脸谱及戏曲人物装束后雕刻而成。其特色为在后背照光时,色彩透明线条精细,民族气息浓郁。

雕刻材料多为牛皮。

传承人物

江汉皮影“汤格”,汤先成,江汉平原皮影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汤格”皮影第八代传承人,2008年二十七岁的儿子汤瑞华已成为“汤格”皮影第九代传人;

江汉皮影“郭格”,刘年华,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徒何良田、赵善信、朱代雄、刘执慧等人,长期带领土地在江汉平原一代巡演,刘年华之女,江汉平原皮影雕刻艺术的下一代传人之一。

2006年5月20日,江汉平原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为了“江汉平原皮影戏”这多古老的艺术奇葩再放异彩,潜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先后收集整理一批专业书籍,对江汉平原皮影戏进行推广、普及、弘扬地域传统文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