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祖父那年起,潜江人刘年华就将皮影戏刻进了生命。今已年近古稀,近70年间,这个皮影世家枝繁叶茂,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今年,刘年华一家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10月27日,记者走进这个以戏为生的家,寻找他们的幸福密码。
“忍”字里藏幸福
潜江市群艺馆,五楼。走进刘年华家,茶几上摆两本厚厚的资料,翻开的页面上,写着不少新添的注解,一把小椅子摆在一旁。这就是刘年华日常工作的地方。这位为皮影戏事业坚持了近半个世纪的老人,每天想的,就是将脑海中关于皮影戏的资料整理出来,为江汉皮影的传承留下资料。
1949年10月,刘年华出生在园林办事处月波村。祖父每年除了唱皮影戏,其余时间就在家里写皮影戏条书和雕刻皮影人,年收入只够全家糊口。刘年华渐渐长大,祖父便把继承皮影戏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刘年华白天上学,晚上跟大人打着灯笼去看。1961年,祖父带着刘年华到潜江皮影队当学徒,拜万光禄为师。
上世纪90年代,是皮影戏受现代影视冲击的第一波浪潮。那时,刘家生活艰难,每天只能用咸菜下饭,但刘年华仍坚持在乡镇表演皮影戏,妻子杨昌琴不说话,默默将饭和咸菜送到演出现场。“常言忍得一口气,以免百日之忧虑。”这是皮影戏里的一句唱词,“忍”字也被写进刘年华的家庭生活之中。
有时无米下锅,一家人就一锅清水粥伴着腌咸菜。“生活困难,难免有争执,老是吵架,就会影响家庭和谐。”
看别人经商,生活改善,妻子想做点小生意,但刘年华不肯转行。妻子抱怨时,刘年华就一个人坐在桌前默默喝粥,忍人所不能忍。宽容的妻子叹口气,默默用手擦擦围裙,决定和丈夫一起熬下去。
2006年,刘年华终于迎来皮影事业的春天,“江汉平原皮影戏”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2011年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人类“非遗”名录。皮影戏重新发展起来,刘年华一家人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刘年华说,没有亲人的包容,没有全家对皮影文化的坚守,就没有现在的好日子。
“孝”字传家为表率
百善孝为先。生活中,刘年华无时无刻不将这句话付诸行动中。
女儿杨春霞说,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父亲要负担皮影队八九个师爷爷的生活。2012年冬,刘年华近90岁的老母病重,住院期间,刘年华每天帮母亲换洗、喂药。刘年华说:“所谓上孝父母,不能只嘴上说,要有实际行动。”这些年,刘年华陆续送走的授业恩师及家人,都是他料理安排的后事。
孝的力量,感染着家庭每一个成员。
1998年开始,刘年华着手创作《江汉平原皮影艺术》一书,直到2004年才完成初稿。在这期间,妻子借了几十元本钱摆地摊,卖麻辣烫,把辛苦挣来的钱给丈夫买牛皮做皮影。女儿刻苦学习皮影雕刻和设计,立志要接过父亲的担子。
超越是最好的传承
“14岁正式拜师后,我们就由父女关系变成师徒关系了。”杨春霞说,只要图案设计不好或皮影不够精美,父亲都直接扔掉。
有时父女俩因为设计理念不同,在家争得不可开交。“父亲观念比较传统,我的理念现代感较强,冲突免不了。”但二人都信奉祖师爷一句话:“不管什么戏,有观众就是好戏。”
杨春霞不满足只掌握祖上传下的手艺。近几年,她拓展思路,创新,对人物造型进行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大胆处理,她设计的珠艺皮影,不仅表演时更绚丽动人,还可以自己动手装卸皮影,被一些收藏爱好者购买收藏。
女儿的创新获得观众认可,刘年华很欣慰,他与女儿一起联合创作了《司马光砸缸》《钓龙虾》《仙鹤与狐狸》《三只小猪》《森林里的熊》等童话皮影戏剧本40多个,屡获省、市级奖项。
幸福是什么?在刘年华看来,是一种透析人生苦短的姿态,是默默无语的相伴,是被超越的欣慰。(湖北日报)
刘年华指导女儿杨春霞雕刻皮影。(视界网 吴燕军 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