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皮影戏是一种陕西省的汉族民间艺术。皮影传入洋县,形成独一无二的“洋县碗碗腔”,已有300多年历史。该地方剧种因角色、布景皆用上等牛皮刻制,故称“皮影”。主要在夜间用油灯、汽灯、电灯光反照特制透明细纱幕形成影像而观赏,老百姓俗称“灯影”。用小铜碗作为主要击节乐器伴奏。洋县皮影吸取了外地弦板、灯碗腔朴实柔和之长,完善自身曲调,其唱、白、吐字均以洋县方言为基础,结构完整,行装简单,既具有弦板、灯碗腔色彩,有脱离弦板、灯碗腔而自成体系,成为具有鲜明地方风格的独特剧种。

洋县皮影是陕西省汉族戏曲艺术形式之一,自清乾隆(公元1736)元年从关中传入洋县境内,清末民初已达鼎盛时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逐渐衰落,八十年代开始恢复,直至二十一世纪步入抢救、保护、振兴阶段,从形成至今已有270多年历史。

清乾隆(公元1736)初年,洋县白石人刘氏从关中逃难皮影艺人绰号“拦盘”手中学得民间皮影演唱艺术,并依附其家庭班社开始演出活动,数年后,洋县贯溪华、王、何、吴四家皮影班社相继问世。

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陕西著名戏剧家李芳柱(李十三),任洋县儒学训导时将关中碗碗腔皮影剧目带入洋县,在贯溪华家皮影戏班演出改良并注入洋县方言,随后,华生新班社先后同石槽王文兴班社和万家岭雍朝杰班社联手到汉中,关中等地演出,取外地弦板灯碗腔以及地方

民间音乐之长,完善自身曲调,其唱、白吐字归韵以洋县方言为主,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详县皮影戏这一剧种.

清道光(公元1817)年间,洋县华家与石槽王家、万家岭雍家以及黑峡张家和小江李家等皮影戏班相互传递唱本,经咸丰,同治时期的不断发展,到光绪年间,洋县民间皮影艺术的发展已是最盛时期。全县有皮影戏班48个,分布于洋县30多个乡村,每逢节日会戏,多家班社汇集一起,演出规模空前,他们相互竞技赛艺,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

清末民初,本剧种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创新,洋县皮影戏班优化组合为28家。农事稍闲,班主们就开始接“把式"出外唱戏。其活动范围多在汉个、南郑、西乡、城固、佛坪、宁陕等地,偶尔也去关中一带演出。

解放前夕,兵荒马乱,拉兵拉夫,物价暴涨,民不聊生,致使洋县皮影班社纷纷解体,箱主和艺人逐年减少。

新中国成立之后,于1956年成立了洋县灯影腔皮影专业剧团,使这一濒危剧种将以延续。

20世纪60年代,洋县皮影剧社成立。待到80年代初,健在的皮影老艺人已廖无几。为了拯救这一古老民间戏曲剧种,洋县文化馆在抢救挖掘有关资料的同时,于1984年特意招收了6名青年演员,组建起洋县灯影(皮影)腔剧团,并聘请仅存老艺人带徒传艺,使其后继有人。

1986年后,灯影(皮影)腔剧团青年班主何宝安及部分青年皮影演职人员赴汉中地区群众艺术馆汇报演出之后,应邀汉台区武乡镇演出,分别两次应邀汉中民俗园参与展演活动。在此期间,多次到四川成都、城固、西乡及佛坪等地参加庙会、节日庆典演出活动。

1990年,洋县皮影剧团则以龙亭、贯溪为基地,联络石槽等皮影班社演员,依据市场演出信息,或独立或联合或以“搭班子”的形式参与各种演出活动,年演出场次200余场。

1995年秋,日本出云市作家同汉中友协及市县文化部门有关领导来洋县观看皮影戏演出,并合影留念。

2003年,西安皮影社社长杨飞夫夕刁和日本稻田大学戏剧系研究员“稻叶明子”小姐专程前来洋县观看皮影戏演出。

2004年冬,陕西电视台“农家大院”拍摄组,以洋县民间皮影艺术为背景,拍摄春节专题电视节目。同年,洋县皮影艺术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洋县皮影艺术之乡”。

2006年,洋县民间皮影列入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行搜集整理、登记造册,收入洋县文化馆民间艺术档案,我们正在为争创省市级品牌而不懈努力。

<embed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src="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l0309pk4cd1&auto=0"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quality="high" allowfullscreen="true"></embed>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