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县皮影现状虽不容乐观,但仍不乏发展的希望生存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今华县皮影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当今高科技时期现代传媒市场的严重冲击。以广播电视、电脑网络、VCD、DVD等影视技术的广泛运用,直接对人们的视觉、听觉予以强烈的感观刺激,让人们喜爱的畅快淋漓,陷于其中不能自拔。现代传媒技术的广泛运用赢得了人们的时代需求,不再会有人撵场子、端凳子去看那些过时的皮影戏。二是皮影艺术的自身缺陷决定了其生存与发展有一定局限性。皮影艺术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作为上层建筑表现形式的皮影生存也显得尤为脆弱。皮影戏腔调为碗碗腔,虽悦耳动听,但旋律毕竟单调;剧目台词多以古文言文对白,有些晦涩难懂,不迎合现代人话语;故事情节冗长,节奏进展缓慢,其主说唱基本由一人承担,言语枯燥,不具备现代人物性格多样性;搭台表演受场地、天气影响,场面小,加之唱、挑就那几位专业人士,别人不能担当代替,因为难以普及推广。这些自身因素都影响了皮影的发展。三是皮影表演后继乏人。在物欲横流的当今,能静下心来传承发展皮影艺术的人知之甚少。在盛传皮影戏的塬区乡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力打工的打工,经商的经商,种养殖的种养殖,跟他们讲学皮影戏来挣钱,几乎每个人都会付之一笑。而现在维持演出的不足40人,班组不到5家,60岁以上艺人占多数。作为华县皮影戏领军人物潘京乐现已78岁,在他身后还没有一个正式成材的接班人。
华县皮影虽面临困境,仍有其生存与发展的机遇。一是国家对优秀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通过省、市、县三级筛选,将优秀民间艺术报送至国家文化部审核后,确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以后每年由国家、省、市联合给予一定资金,单项进行重点保护。二是县委、县政府对华县皮影保护高度重视。在制定全国“十一五”规划中,将华县皮影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全县“四大名牌”战略当中,着力打造华县皮影这个品牌。每年从财政计划中列支10万元,用于华县皮影的保护与发展。三是华县皮影戏虽然受到市场的冲击,但民间演出一直未停,对内、对外演出交流频频。近几年,华县皮影戏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到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卢森堡、新加坡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进行演出,身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提高了华县皮影戏的知名度。在国内上海、广州、南京、武汉、昆明、青岛、西安等大型城市,每年都邀请华县皮影戏演出。2005年,华县皮影随同《华山魂》剧组,参加了陕西省第四届民间艺术节,获得一等奖,大大提高了华县皮影在全省民间艺术里的地位,扩大了影响。在民间,凡遇红白喜事不同程度都邀请皮影演出,全年县境内演出量多达二百余场次,。四是皮影雕刻异军突起,有力的推动了皮影事业的发展。在演出市场不断萎缩的当今,皮影雕刻却充生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以汪天喜、薛宏权为代表的雕刻艺人带领下,形成了柳枝梁堡皮影雕刻村、薛宏权皮影工作室等皮影雕刻产业群体,带动全县近800多人从事皮影雕刻,年产值千万元。皮影雕刻新兴发展,拓展了华县的生存空间。五是皮影表演与皮影雕刻两项资源逐步得以整合,合力正在呈现,为华县皮影品牌树立奠定基础。华县皮影品牌,单靠表演或雕刻都不能树立起来。2005年以来,华县皮影对外交流表演,都会带上华县雕刻的皮影作品现场销售,在人们看了皮影戏之后,能拿着雕刻的影人予以欣赏。同时,在销售华县皮影雕刻的产品中,同样会给顾客赠送一套华县皮影光盘。让大众既能够到满意的皮影产品,又能通过光盘来欣赏华县皮影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