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东栅的皮影戏馆和想象的略有差异,不大的场馆被分为里外两间,外边稍小的供师傅们演出和休息用,里边稍大的摆了三四排长凳,作为观赏表演的场地。游客们凡是路过,听见戏里打斗的声响,大多会被吸引进来。馆子不大,演出者和观赏者的距离近了,常常有好奇心重的,便会拉开演出间门上的布帘子看看里头的情景,因为每天有太多这样的人,难免影响演出,所以师傅们一般不给冒失鬼们好脸色看。在来这里以前,也曾听说过类似的传闻:师傅们对只管猎奇不懂规矩的游客,多是很抗拒的。
好在有景区人员的引荐,我们得以进入师傅们演出的内场,只敢默默地坐在一旁,不敢发出声响。在外边看完一场演出,进里边和师傅们聊不到几句话,下一场的演出便又开始了,场次间的休息时间仅为十分钟,几乎是喝口茶或上个厕所的功夫。不过幸好有这场次间的间隙,才让我有机会了解到师傅们其实是十分的好亲近,大概平时的严肃,只是为了吓走冒失鬼,毕竟这民间艺术的表演,不容亵渎。
皮影戏班子的成员共有五人,但因为这活的特殊性,是没有休息天的,考虑到师傅们年事已高,每天又要演出20场之多,十分辛苦,所以制定了轮休的办法,即表演由四人完成,每天便有一人可以休息。
吴师傅笑着说:“你想知道什么就问吧。”一副知无不答的配合架势。就连表演时戴着墨镜看上去很酷的陆师傅,私下里也变得十分热情。陆师傅全名“陆晓萍”,后来我才知道,皮影戏传承1000多年以来,一直有条规矩是传子不传女的,虽说现在没有了过去那般深的芥蒂,但是学到这门功夫,她定是下了不少的苦功。
师傅们各个多才多艺,74岁的张师傅原本是桐乡越剧团的一员,吴师傅原本是音乐教师,他们中几乎每个人都擅长几种乐器,会看各种唱腔的曲谱,有音乐和表演底子。唯独陆晓萍从经商转为皮影艺人。回想从前她还是个行外人,就已深深地迷恋上了皮影戏。“小时候在桐乡、海宁一带的乡下,哪家要办喜事了,就会请来唱戏班子演出几天,这当中也有皮影戏演出,每次去别的村做客,听说村子里有皮影戏演出,就会特别高兴地赶去观看,不过那时候多是怀着看凑热闹的心情。”十年前乌镇规划在景区开设皮影戏班子,作为乌镇本地人的陆晓萍知道这个消息后每天跑来皮影馆看师傅们演出,渐生了想学习的念头,但这手指上的功夫、铿锵有调的唱腔,包括戏中以海宁方言为基础的台词,学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好在丈夫也是文艺工作者,经常在家帮助她练习。02年的7月,当时班子里的李师傅应邀去韩国旅游促销演出,班子里正愁没人补缺,陆晓萍自荐出演试试,这一演,便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此成为班子里唯一的女师傅。
今年的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乌镇成为世博会中国馆参展小镇之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宁皮影戏也成为了展示项目。届时,东栅皮影戏班子将入世博园,表演《西游记》、《水浒传》等传统剧目,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展现海宁皮影戏的独特魅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