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津市蒲剧团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完善政策保障机制,狠抓戏曲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戏剧文化下乡振兴农村戏剧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记者薛晓乐:炎炎夏日送清凉,送戏下乡到寺庄。这里是河津市樊村镇寺庄村的文化活动中心,市蒲剧团的演员们将在这里为村民们送上为期四天的戏曲演出,以此来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天是第二天,今天晚上演出的曲目是《刘胡兰》。)

《送戏下乡现场同期》

两天来河津市蒲剧团“送戏下乡”表演团来到了寺庄村为群众表演了新编排的现代蒲剧《廉吏俞成龙》、《刘胡兰》

等精彩好戏,让热爱戏剧的群众大饱眼福,连连叫好。这是河津市蒲剧团转企改制以来的第二轮“送戏下乡”活动,今年已巡演了30多场,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观众:同期 我们村这么多年都没有唱过戏,今天,市蒲剧团送戏下乡到我们村给我们演出,老百姓喜爱的刘胡兰,他们把刘胡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演得非常感人,我们在场的观众都十分感动。)

(观众吴喜发同期,:河津蒲剧团这次下乡演出到我们寺庄村,团长薛青玉亲自主演刘胡兰。演出挺好,昨天演出得到我们寺庄村社员四五次欢迎。)

“送戏下乡”活动是由政府买单,惠及群众,是剧团改制以来发生的新变化和工作新亮点,同时也是河津市委、市政府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一大举措。

河津市蒲剧团原是一家事业单位,为了增强公有文化事业单位的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大发展,根据省市有关精神,我市于去年对蒲剧团进行了转企改制,推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演艺和文化经营机制,明晰文艺院团发展定位,促进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出活力,实现文化艺术和文化经营的繁荣发展。改制后的剧团每年由政府扶持补贴45万元,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每年为全市148个行政村每村送一台好戏。并解决了剧团演职人员的养老保险等后顾之忧,极大调动了演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演出热情。使剧团走向市场化,自加压力,自主经营。在生产精品的同时,与一些大型企业联姻,承办各种晚会,年均收入达10万元 。

(河津蒲剧团演员 同期:自剧团改制以来,给我们全体演职人员生活待遇带来很多优惠。改制前,一年只有8个月工资,改制后,每年可发到12个月,而且给我们交纳三险,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作为演员,今后我要认认真真演好每出戏,为振兴我市的戏剧事业作出贡献)

(蒲剧团团长薛青玉同期:自去年河津蒲剧团改制以来,剧团除了送戏下乡外,演出活动不断,演出场次增多,给演职人员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演职人员创作。热情高涨,我们紧紧围绕全市转型跨越、反腐倡廉、新农村建设等主题新编排了一些新戏、好戏,走出河津到省城太原、运城、西安等多地演出,使小剧目进入大剧院、大剧目进入小乡村。)

河津蒲剧团文化体制改革只是河津市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河津市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文化市场,狠抓文化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同时,围绕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五个一工程”,经过多年努力,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队伍建设初具规模。使戏剧艺术在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戏剧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