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奎(1924—2001)男,艺名“十三红”。工须生,一级演员。祖籍安徽卢州府,生于临汾市吴村镇屯里村。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蒲剧五大名演员之一。
张庆奎生于梨园世家,祖父是社戏演员,父亲是兼唱蒲剧与道情的须生演员。他6岁随父在曹生道腔班学艺,9岁入三公村娃娃班,被安排学演丑角。有一次在曲沃县曲村演《二讲情》,因主演杨六郎的杜清秀突然失踪,11岁的张庆奎毛遂自荐,不但救了剧团的急,而且取得极好的效果,班主遂让其改演须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投奔西安晋风社,曾配合董银午饰《水淹七军》之周仓,被誉为“活周仓”。后因演出《杀庙》一举成名,被誉为“十三红”。1947年12月,他由西安返回临汾探亲,为文宣一队所邀请,以《拆命书》一剧声名大震。新中国成立后先在临汾专区民声剧团献艺,并任副团长,1954年临、运两地合并,改为晋南专区蒲剧第二团,1961年一、二团合并为晋南蒲剧院蒲剧团,任副团长。1970年分专时分在临汾地区蒲剧团。1979年恢复临汾地区蒲剧院,被任命为副院长。
张庆奎秉赋极好,其本嗓即高亢激越,音域宽广,舒展大方,加之精到的演唱技巧,使其唱腔令人荡气回肠,极富艺术的感染力。在晋风社期间,曾借鉴京剧、豫剧、秦腔等剧种的唱腔艺术,在蒲剧慷慨激昂的基础上,注入婉转柔和、婉转缠绵的成份,又善创新腔,在蒲剧界自成一家。其在《三家店》、《芦花》等剧中的唱段广为流传,成为经典。其道白铿锵有力,节奏鲜明,感情充沛,动人心魄,被观众称为一绝。在《十道本》,《游龟山·会审》等剧中的精彩道白,均在群众中留下极深的印象。他不仅在唱腔道白上被人称绝,在表演上也有卓有建树。他的髯口功、鞭子功、身段功等均为人称道。在《三家店》武打中曾创造了“撒手锏”的“绝活”。以“马鞭功”、“身段功”箸称的《观阵》已成了蒲剧的经典剧目。他将此剧中的“马鞭功”与人合作总结为二十四字口诀:“上、下、抖、捋、蹁;左、右、斜,跨、翻。坐、掳、回、曳、拉、打、绊;扑、立、拴、引、卧、扬、攀”。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曾著文对其表演艺术以很高的评价。其代表剧目还有《法门寺》、《桑园寄子》、《出棠邑》、《舍饭》、《红灯记》、《蛟河浪》、《三里湾》、《向阳坡》等。1979年以饰《麟骨床》之张治获省国庆献礼演出演员奖,剧目获全国二等奖。
张庆奎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被列为“蒲剧五大名艺术家”之一,享誉三晋、豫西、西安、京、津、东北各地。曾任山西省政协第四、第五届委员,两次出席全国文代会。他献身蒲剧,传戏育人,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蒲剧艺术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