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中学时,我的班主任是位四十多岁的男老师。他有个嗜好,顿顿吃饭离不开臭豆腐。有一天,他看到我对他爱吃臭豆腐表现出的不可恩议的表情,就对我说:"来,你尝尝。看它是不是你想像的那么难吃。"当时。我也说不清为什么,就当真尝了一口,却没有感到一点闻着时的怪味;我又尝了一口,嚼起来反而有点香。后来,我也喜欢上了吃臭豆腐,几日不吃,倒觉得嘴里没味了。

由此,我对我不了解的东西便不敢再乱发议论了,我慢慢知道,某种东西存在。必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然而,我身边的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还在犯着与我那时一样的错误,最普遍的就是对传统戏的态度。常听一些年轻人大惊小怪他说某人,你怎么会喜欢看老戏,那有什么好看的,纯粹是浪费时间……我这个普通戏迷,就常常受到此种待遇,以至于今天斗胆想对不屑于看戏的年轻朋友进几句忠言。

我认为年轻人不愿看戏最重要的原因是诱惑太多、太浮躁、"坐不住"。许多年轻人心里整天像烧着团火似的,卡拉OK厅、夜总会等场所就成了他们发泄的地方,发泄的结果是越来越浮躁。也正因为年轻"坐不住",所以才谈不上接触戏,更谈不上憧戏了。其实,如果年轻人能坐下来看几出戏,品品戏味,浮躁的心也许会宁静、平和许多。

古装戏不像流行歌曲,流行歌曲是一阵风。前几年流行的《一无所有》《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现在你再唱,就是没人说你是神经病,你自己也懒得张口,没味。什么是时过境迂、过眼云烟?流行歌曲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传统戏却能给人持久、永恒的美感。人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一点不假。比如说常香玉、马金凤吧,都是豫剧艺术家,但唱腔一个高亢、激昂,一个委婉、甜美。提起前者,人们就会想起《花木兰》《西厢记》等剧中的优美唱腔;提起后者,穆桂英、姜桂芝的形象就会活生生地出现在人们眼前。剧中那些唱段可说是百听不厌、绕梁不绝。再比如说越剧《红楼梦》,据说毛主席看了五遍才过瘾,可见其魅力之大。

小时候,我的老家各乡每年都要唱大戏,我虽然年纪小,却对戏入迷。白天跟在村里大人们后面走十几公里山路到别的乡去看戏。看完戏,再跟着大人们步行回家,却一点也不觉得累。也就在那时,古人的忠义节气、是非善恶的标准深深地记在了我的心里。如《周仁献嫂》中大仁大义的周仁,《三击掌》中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王宝铡,《三娘教子)中贤良明慧的王春娥,以及《铡美案》中铁面无私的包拯、忘恩负义的陈世美……这些都成了我心目中难以抹去的形象。我的家乡与陕西相邻,家乡戏蒲剧与秦腔唱腔类似,都是激越高亢又略带悲音,无论是听还是唱都非常过瘾。长大后我自觉在为人处事方面受了家乡戏的不少影响,自感获益匪浅。

年轻人,如果有机会,还是去看看戏吧。

原载于《梨园周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