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之春”秦腔演出周演出日程已过半,但连续几天来看演出的观众并不是很多,上座率只有六七成。为何名剧名角,却吸引不来更多观众呢?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秦腔,难道“熬”不过这个春天?带着这些问题,4月18日,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士。
需求变化导致观众分化 秦腔是一个古老的有着鲜明地域特征的剧种,曾经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各种各样视听媒体的发展,秦腔如同大多数地方剧种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各种艺术门类的冲击。
“导演、创作、演员、观众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西安秦腔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丁良生这样看秦腔的现状。“导演方面来说,现在有些院团花很大的代价请来名导演排戏,这样的戏排出来生命力也不会长,本土导演更适合与本土院团合作排戏,可是像既懂传统戏又懂现代戏这样的导演很欠缺。目前秦腔演员属于两极分化状态,老演员传统的东西多,而从艺校、戏校毕业的新演员有些超前,传统的东西很少,这在配合上也有一定的难度。再拿观众来说,有的观众喜欢看粗旷、火爆的‘硬叶子’戏,有的观众喜欢看文雅、缓慢的‘软戏’,这样就造成了观众的需求不同。”
创作滞后导致剧种落后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创作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秦腔艺术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各秦腔院团大都有一批基础很好的演员,但由于缺少成批的能拿到全国层面打擂台的优秀剧目,而使秦腔在全国已逐渐失去了传统的历史地位。
优秀剧目的艺术创作与提升秦腔影响力是紧密相连的。“整个西北秦腔再向前迈一步是很难的,我认为,要想改变现状,关键在于要引起职能部门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在培养演员、创作人员上下功夫,不要使秦腔这一戏曲鼻祖,成为最落后的剧种。”丁良生说。
惯性“免单”导致不爱“埋单”
与剧场秦腔的冷落形成反差的是秦腔茶园的经久不衰。在兰州的文化宫、隍庙等处,秦腔茶园很有生命力。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古老传统艺术适应新的消费需要的一种。从积极意义上讲,它有探寻传统艺术走进现代文化消费生活的价值,但这不应该成为秦腔走向市场的主流成功范例。
有专家认为:秦腔是舞台艺术,它是“以歌舞演故事”的审美特征而存在的,仅靠几个唱腔和表演片段赚几句吆喝的热闹景观,不是成熟文化市场的应有表现。从秦腔的普及层面讲,秦腔茶园是一个很好的散发点,但戏迷应该有更高的文化享受与追求,这就有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在里面。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免单”,其实也耽误了秦腔的市场发展。
金城大剧院经理康忠锋做了个假设:只要不要钱观众肯定还是能坐满场的。但是,“掏钱看戏,天经地义。”这是一个铁律。这就有一个如何培育良性演出市场的问题。(记者
肖洁)
(摘自 《兰州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