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蓝田张姓读者在【渭南青年网】留言说,其先祖原居富平县华朱村,很可能是明朝首辅张居正的后人,并说当地有一出秦腔戏演的就是这件事。无独有偶,笔者小时候也曾听老人口传:“县剧团演过秦腔《假金牌》,剧情说的是明朝万历年间,宰相张居正的儿子张秉仁欺男霸女,横行乡里,朝廷派督堂孙丕扬查办。张居正为庇护儿子,连发十二道假金牌崔孙丕扬回朝。一品诰命孙夫人拿出皇帝赐的金簪验明假金牌,孙丕扬果断将张秉仁绳之以法。”又传说在富平华朱村有张秉仁私藏皇宫器物和民女的地洞等,这大概就是张居正的后人在富平传说的来由。事实果真如此吗?
笔者查阅了大量史料,得悉孙丕扬查办张秉仁案件的故事,最早源于河南豫剧《三上桥》。这原本是河南民间无剧情的送客小调,民国十八年(1919)经豫剧皇后陈素真整理加工,添加了明万历朝首辅张居正和刑部尚书孙丕扬的背景,改变为豫剧《三上桥》,演出后轰动一时,此后又被移植为越剧、评剧、蒲剧等。秦腔《假金牌》就是这一时期移植改编的,该剧描写的是:“书生李有才携妻扫墓,被宰相张居正之子张秉仁闲游所遇。张见李妻美貌,用计将李有才害死,强娶李妻崔氏。崔氏决心以死相拼,怀利刃上轿,但撇不下公婆及幼子,三次上轿后又复返与亲人诀别。崔氏终未能除贼而致死。张居正受君宠而谋反,被孙丕阳查明其府三眼洞藏有皇室用物。张居正怕事发,以假金牌调子赴京。海瑞出朝查访,审明案情,斩了张秉仁。”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万历朝的史实来看,前十年由内阁大学士张居正主政,张居正病故后不久,即遭到万历皇帝的疯狂鞭挞,“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而孙丕扬先后执掌过都察院、刑部、吏部,为人秉性刚直,办案公正,老成清廉,且与张居正确实有过节。以此为背景歌颂先贤,无可厚非。那么真的是孙丕扬查处了张居正一案么?历史真相又是如何呢?
据明神宗皇帝实录记载,孙丕扬,字叔孝,号立山,进士出身,隆庆五年出任大理寺卿,不久“因尝劾大学士高拱,被诬陷坐黜,革职回籍听勘”。穆宗驾崩后,神宗即位,大学士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万历元年孙丕扬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之职巡抚保定。张居正与前任首辅高拱有过节,所以起用孙丕扬与张居正有很大关系,应该说当时这两个人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但五年后事情发生了变化,其原因是张居正大刀阔斧的推行“万历新政”改革,亟须得到万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宦官冯保的支持,于是授意时任保定巡抚的孙丕扬为冯保建坊。而孙丕扬刚正无私,不愿献媚权贵,但又得罪不起这二人,遂“以病乞休”。因而遭到冯、张二人嫉恨,借外官考核之机唆使他人诬告孙丕扬,将其改任“南京别衙门义英留用”,实际上是闲置了,孙丕扬回籍一呆就是九年。
明万历十年张居正病故,不久被诏夺封号抄家,其亲属惨遭残酷迫害。其长子张敬修在狱中留下绝命书愤慨自杀,次子张嗣修被发配雷阳(广东)充军,三子张懋修被削籍为民终老湖北,四子张简修沦落民间,五子张允修自杀身亡,六子张静修逃亡苏州。而在此期间,孙丕扬仍居家赋闲,万历十一年编纂《富平县志》,直到万历十三年冬,才起用孙丕扬出任应天府尹,次年改任大理寺卿,万历十五年擢升户部右侍郎。
从上述史实中不难看出,查办张居正与孙丕扬没有丝毫关系,张居正的儿子也没有逃亡陕西的史料记载。秦腔《假金牌》的故事背景取材于湖北荆州,而流曲人的传说则把故事发生地点挪移到了富平华朱村,或因了孙丕扬是流曲南街人之故。由此可见,张居正的儿子客居富平华朱,只是一种牵强附会的传说。或许张居正后裔有落籍富平的可能,但这与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冤案毫无关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