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
几天来,这是在兰州秦腔界被炒得很热的三个字。
1909年一个叫“万顺班”的秦腔班社在兰州成立了。砥砺沧桑,陶铸辉煌的一百年之后,“万顺班”沿革成了兰州市秦剧团。
一百年,其实是一个剧院的历史,它们之间是可以画个等号的,但是,和秦腔,尤其是兰州秦腔演出之间却是不能画等号的……
城市里的板胡声
在我们这个城市里,有一种热闹是从午后那咿咿呀呀的板胡声中开始的……
中午12点准时从位于小西湖的家中出发,沿滨河路徒步走到兰州港时,70岁的李艳芳看了一下表,时间差不多,人也来齐了——拉板胡的,还有拉二胡的,再过几分钟演出就正式开始了。今天,李艳芳想第一个上场,唱她的拿手戏——《三击掌》。
昨天李艳芳唱的是《柜中缘》,她是第6个上场的,因为人多,差点没有轮上,所以,今天她想第一个上场。几分钟后,在板胡声中李艳芳上场了……40分钟后,李艳芳的演出结束了。稀疏的掌声还没有落下,又一位上场了……在李艳芳演唱的过程中,有人拿一块红纱巾往她的脖子上套了几下。“那是挂红的意思,是因为听的人觉得你唱得还不错而向你表达的一种认可。”李艳芳说在她们这里,挂红就是个意思,不是真的。
从榆中秦剧团退休后来到兰州居住的李艳芳已经在金城秦声社唱了几年了。几年来,她一直在这里唱,没有挪过地方。而之所以没有挪地方是因为她觉得在这一带,金城秦声社是属于档次比较高的,尽管是“自啰班”,但是常年在这里演唱的以专业演员居多。“在兰州港的三四家里,像我们这样以专业演员为主的还不多。”
而对于这一点,作为金城秦声社“团长”的李玉华更是引以为豪。
“我自己就是从岷县剧团下来的,是唱花旦的,成立12年以来到这里来唱的多是一些像我一样从专业剧团下来的。所以,在这一带,我们的名气不小。”李玉华说最让她自豪的是,来听他们唱戏的多是懂戏的,而自觉水平一般的人都不敢在她们这里“露相”——尽管在“自啰班”唱没有任何门槛限制,谁愿意唱就唱,想唱什么就唱什么。
在一棵树上挂着一个广播,在三棵树之间拉了几块遮阳的黑丝网,几把木椅子和塑料板凳……几十个人和拉板胡的、拉二胡的、弹三弦的围坐成一圈,自然形成一个圈子,中间的一块空地就是“舞台”。
李玉华说12年来,除过下雨下雪,他们天天在这里,从下午1点到6点。每年的“五一”和“十一”她们还举办演出,“那可是真正的粉墨登场,演员要穿戏服化妆……”
李玉华说像他们这样的“自啰班”就是给那些退了休的、爱听秦腔的老人唱的。“就是图个让他们高兴,让他们觉得一天有事可干。”
金焕中一周也要去唱上几次,不过,他去的地方不是像金城秦声社这样“全免”的地,他去的那个地方收点费,一个茶碗3块。
在兰州秦腔票友圈子里,金焕中有些名气,不仅仅因为他是甘肃省振兴秦腔学会的副会长,更因为他是个“铁杆票友”——擅长板胡,且唱须生。金焕中说像金城秦声社这样的“自啰班”兰州好家们也称它们为“地摊子”。金焕中说他自己很少去那里,他时常去的是属于自乐形式的茶社。
“在兰州,仅以秦腔为主的茶馆就有200到300家,这里还不包括像兰州港那样的地摊子。”省戏剧家协会主席、甘肃省振兴秦腔学会会长王正强说,之前,西安是没有像兰州这样的茶馆的,后来才有了,还是学了兰州的。“它们可是秦腔传播和普及的一个大舞台。”王正强说。
金焕中也说从“风起云涌”的茶馆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在兰州文艺演唱形式中,秦腔依然是“主流”。
从“万顺班”开始的一百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