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组合)是戏曲艺术表现的基础。是戏剧先人们经过长期苦心钻研所创,它的进步与发展是在经过自然生活提炼却高于生活的基础上建立的。

早期,艺人们的命运非常艰辛坎坷,艺人们奔着提高艺术和节俭,的观点,绞尽脑汁从排导手法上“以虚代实”编排出富有特色的戏剧人物和舞台结构形象,久而,经揣摸实践代代相传,形成了观众拍手称快的“虚拟”表演方式再经钻研深究组织成套路(即:程式),用以训练学员必修课目。

万物靠进化求取生存。戏曲艺术在历史的车轮推动下,逐步走向精益求精。由于观众的欣赏能力在不满足现状的视觉要求下,戏剧人不得不在原程式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创造,。例如:缫子功原在头上只是抡开转圆既可,后发展成跪步移动缫子功,跪步旋转缫子功及跪步“8”字型和后背缫子功等,例:“周仁回府,游西湖,白逼宫”等戏中,皆以高难度缫子功来满足观赏欲。帽翅功由方翅,圆翅发展成相翅等,比如“徐策跑城”这出戏,完全是以程式化的表演把头到脚的妆拌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所有功法令观众大饱眼福,拍手称赞,像“打神告庙”这出戏,最初仅仅以唱和表演来展示,后经加上五尺长的水袖来烘托,是得该剧被大大渲染,观众情绪由静听,静看变成激动,喧啸叫绝,这就是程式训练获得的效果反应,也是戏曲舞台无限自由表现的魅力所在。

戏剧人物表现大致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型,每一行当均有它不同的表演技巧,技巧程度的高低,是由程式基本功的功力深浅做尺码。程式的基本类别划分是由服装,头饰及靴子来区别的,不同的穿戴就有不同的套路组合(及程式),相信,凡在行当内经过严格训练的演员,都明白各种服装程式的运用。

目前,有及个别新“圣人”喜欢改良,把过去遗留下的程式表演戏别出心裁的以电视剧排导方法搬上舞台,厚底靴子不要改穿高腰快靴,水秀取掉换成紧袖口边,近一米长的髯口放弃粘上短须,试问,这是唱戏还是在拍电视剧?例如,某剧团排“千里送京娘”,由于饰演赵匡胤的演员嗓音好却基本功及差,让团内导演排戏,由于演员穿厚底跑不了圆场而放弃,无奈向外地求援,终于来了一位“圣人”,在换靴取髯服装从简后,终于将此剧排完,,团内大张旗鼓宣传,将演员照片放在悬挂广告栏上,招引观众后,从此剧场内冰冰凉凉,恓惶;第三天收到观众一封来信,拆开一看;“说戏却不是戏,扯着嗓子在唱曲,观众边看边诧异?匡胤修面剃了须,心想这是电视剧?杂乱无章太离奇,厚底靴子换薄底,抬腿好事尥蹶子,乾德王没神气,咋送京娘行千里?”

“演戏” 中含有两个方面,一是刻画人物再张池中富有真实性。首先是要明白“演戏”的含义。因为,戏剧艺术是把自然生活经提炼后让其美化和诗化,它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人物的感情是被诗化了的感情,具有演员和观众共同享受美的感觉,当演员表演时,绝不能让人物的感情冲刺自我大脑,达到不可收拾又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步。做戏太假,观众看后有觉得干枯无味,表演者也感觉乏味无聊。所以,作为演员首先得具备在一张一弛中驾取角色的本领,把自我情感转化成技艺奉献给观众。二是动作表演虚拟性。舞台上的人物形体动态皆是在“虚中求实”的基础上完成的,比如“扇耳光”当对方巴掌举起时,另一方迅速将手护在脸颊旁,听起来有声,实际上是人巴掌对巴掌。

戏曲艺术的概论浅述是;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动态(即: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加以升华和美化,是让已去的(即历史)或者现实中的情景经筛选,冶炼后再现,以演义形式解剖人间善恶美丑,从而达到剧作者抑杨褒贬的目的。
“桌子可当山,椅子似墙板,桌椅双合并,便是城廓显。”

很早以前,前辈们因陋就简,把 “虚拟程式”表演与舞台道具相结合,形成配套的戏曲展演风格:“茶酒不分杯,全凭表演分,酒水全是空,观众皆明白。”今天,有个别人逾越已被观众认可,颇受欢迎的“虚拟”道具使用规律,而去创造。例如:某专业剧团复排“墙头记”,因导演力求“改革”,与众不同,竟然要求花近千元制作了能让人翻越的布景墙,每场演出非四五个壮汉搬动不可,由于它体型怪异给巡回演出增添许多麻烦。无奈只好用专车运送。某日,“专车”未到被人遗忘在农民家中,派人找时,农民说:“哎呀,你们造的这个东西很结实,我用它打了个牲口圈牛抵猪拱都掀不倒。”

试想,前辈早就以最简单的方法解决了墙的问题,两张椅子背对背,翻越椅爬稳中稳。却被今日的“圣人们”如此“改革”了,至此,似我方醒“画蛇添足”的意思了!

戏剧改革,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来求取进步,但那种逆法则,肆意而行的做法是错误的。众所周知,中国戏曲艺术是世界公认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门独特的表演艺术,按“新圣人”所为,一味的以“求实”作为追求目标,那就是搬上舞台的时装戏,不外乎话剧加唱而已。试问,戏剧艺术的前途被导向何地?它的独特性又在哪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