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日下午,陕西省市相关部门及专业戏曲院团领导、专家学者、表演艺术家汇聚一堂,就陕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新版秦腔节目的发展、走向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对未来节目设置如何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及更好地推动陕西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建言献策。
陕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作为我省最专业的电视文艺平台,涵盖最为丰富的电视文艺节目,其中戏曲类节目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与会专家希望频道能够依托于我省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开放包容的人文精神,用大视角、大格局、大情怀展现传统文化风貌,传播经典,引领大众审美取向。在专业戏曲领域以及群众性戏曲文化活动方面深度介入、专业呈现,打造出陕西广播电视台立足省内、辐射西北、面向全国的专业戏曲节目。
陕西省诗词学会会长、秦腔研究专家孟建国在充分肯定频道近几年开办戏曲节目所产生的社会价值的同时,提出了新版节目要总结现有节目特点,思考现有节目为观众提供了什么、有没有满足行业及群众需要,还缺少哪些内容;期望今后的节目跟上时代话语的风格,节目求细、求精、求深,对秦腔流派进行源流的追溯和记录展示,体现节目的担当。
著名文艺评论家、原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孙豹隐谈到:在电视戏曲节目的制作上,一定要紧跟政策导向,争取政府层面的支持;同时还要下力气申请国家专项基金辅助支持,进入国家级文化宣传活动序列。
陕西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研究员、西安市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冀福记在发言中表示,频道可以凭借多年戏曲资源的积累,勾连专业团体,打通业内业外,在戏曲比赛活动的设置上,可分行当进行,评选出戏曲各个行当当中的佼佼者,引领专业表演及群众演唱。
二度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在发言中谈到传统戏曲的发展必须借助现代新媒体、自媒体的传播力才能与时俱进,永葆活力。在戏曲节目制作上要注意资源整合,特别要关注小剧种,比如碗碗腔、阿宫腔、弦板腔、老腔、汉调桄桄、汉调二黄等等;强强联手,媒体与专业院团要互通互联,互惠双赢,双轮驱动,紧密协作,才能将电视戏曲节目做大做强。
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生茂认为,现代电视戏曲节目制作一定要充分应用大数据分析,将观众的需求精确分析到分分秒秒,还要结合现代手段,打造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时尚戏曲节目,同时重视线上线下的价值开发。
著名文化学者商子秦谈到戏曲节目本质是宣传,发挥“喉舌”作用,打造强势品牌,依托专业院团,举办活动服务基层,抓精品,围绕地域戏曲多做工作。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杨立川表示可联手高等教育,挖掘地区戏曲的艺术形态,与知识性结合起来,并且与国家层面文化建设需求及主流意识形态紧密结合。在戏曲节目的生产中,要充分利用借助现有资源,同时还要尊重戏曲艺术规律,将艺术规律和电视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戏曲艺术节目。
众多专家还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为党的媒体,要敢于为党发声,坚决按照党中央制定的文艺宣传方向,唱响主旋律。节目应高举“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旗,举办一系列歌颂改革开放各方所取得成就及展示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的戏曲活动和节目,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节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