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之幸:大展演“大腕”荟萃
“这次展演的机会真是太好了!”有“秦腔皇后”、“东府明珠”美誉的余巧云说。78岁的她将携弟子张爱莲同台出演《五典坡——赶坡》,饰演同一角色王宝钏。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排演时,她的歌喉细腻动听,宛若青春年少。
秦腔又称“乱弹”,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剧种。此次“陕西省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习交流展演”活动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省振兴秦腔办公室承办、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协办,届时11名传承人将携弟子同台演出三场折子戏、一场清唱,展示继承发展秦腔的艺术成果,再现其独特的秦腔流派风格。
11名传承人共同献艺,被一位老戏迷形容为“空前绝后”,大呼过瘾。要知道,这是少有的秦腔盛事,这些秦腔最大“腕儿”中,最小的已过不惑,最大的吕明发已是86岁高龄。
秦腔2006年被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保护秦腔、传承艺术成为振兴秦腔的重要任务。经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推荐,2008年陕西省秦腔演员吕明发、余巧云、全巧民、卫赞成、李爱琴、肖玉玲、贠宗翰、康少易、马友仙、张虹、李淑芳11人(以年龄排序)被陕西省文化厅授名第一批省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其中,余巧云,和吕明发、李爱琴、肖玉玲、贠宗翰、康少易、马友仙等7名老艺人一道,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列入国家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我演了一辈子,爱了一辈子(秦腔),如今还要学上一辈子”,年近古稀的李爱琴5岁多时开始学戏,艺名“六龄童”,反串生角唱红了全国,许多戏迷一听到她的名字就会“哗”地一声叫出声来。她仅《周仁回府》就演过3000多场,在全国也属少见。这次展演,她带学生李东峰、杨升娟两个小“周仁”,来展示《悔路》、《哭墓》两折戏的演唱技巧。
“我爷爷是唱小戏(即皮影戏)的,艺名李三,在当时也很有名,只可惜死的时候家里连个尸骨都没有找回来”,李爱琴感慨道,“到了我这一辈子真是遇上了好时候,建国十周年的时候进京演出,当时的副总理习仲勋也看过我的戏呢。”
秦腔之忧:关注度高推广难
看兵马俑、吃羊肉泡、听秦腔,是来陕西旅游少不了的三件事。“秦腔是陕西一张文化名片”,李爱琴说。
“秦腔的关注度很高,陕西人把当地政府关不关心秦腔等同于爱不爱民,上升到政治高度,谁敢不重视?但秦腔的市场推广一直是个难题”。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组长、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说。
据了解,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目前陕西省一半以上的县级剧团风光不再,难以为继。而改制前西安市所属各秦腔剧团,由于人浮于事,一年也演不了几场戏,想看上一场高水平的秦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西安三桥街72岁的戏迷段廷线从小听秦腔长大,他说,现在听秦腔的机会少了,演出不多,高水平的演出更少。只有偶尔的红白喜事和电视上每周一期的“秦之声”可以听到秦腔,很不过瘾。哪像过去,在农业合作社期间,田间地头随时随地可以有秦腔听,大队常组织秦腔演出让村民一饱耳福。
他说,现在的演出场所少了,村镇舞台早已不见踪影,名家名段也很少深入农村演出,那些字正腔圆的好唱段很难听到。而城里演出场所稀少,票房偏贵,作为农村戏迷,很难接触到。
在这个流行周杰伦、RAP的年代,秦腔观众日趋老龄化、乡村化。
“我姨父非常喜欢秦腔,他甚至让女儿把他的手机铃声设为秦腔唱段,电话来了老不接,就知道他在听呢。”家住西安市西郊的李女士说。
而谈起自己,许多年轻人则是一脸的茫然,“现在谁还听戏啊,太慢!”
“过去娱乐方式单一,现在多元化了”,李爱琴说,“秦腔有很多竞争。”
西安易俗社演员惠敏莉说,其实过去我们也参赛了很多曲目,也排演了很多曲目,为什么就是不能一鸣惊人?还是经济的影响,因为它推介不了。
秦腔之传:杀出“重围” 找寻新路
“现在的秦腔应该放下身段,走向农村”,李爱琴说,“它本来就是来自民间,再回去有什么不好?”
一个鲜活的例子是陕西省周至县剧团。这个小小的县剧团在变革中成功转型,在农村广阔的大市场里如雨得水,一年演出800多场,演出计划甚至排到了来年。“秦腔的群众基础其实非常厚实,周至剧团这么受喜欢,说明市场还是广阔”,李爱琴说。
秦腔的“城市突围战”也在继续。2005年,西安易俗社、西安市秦腔一团、秦腔二团、西安市五一剧团四个剧团合并组建成立西安秦腔剧院,由西安曲江文化投资集团全资控股。改制后,剧院首先瞄准了陕西的旅游演出市场。2008年9月,传统艺术与时尚元素联姻的大型历史剧《梦回长安》一亮相就赢得了满堂彩,如今已经演出260多场,观众达20万人次以上,年收入约2000万元。演出人员的平均收入也翻了几番。
“只要有一个秦人在,秦腔就不会消亡”,李爱琴深信不疑。和其他传承人一样,她每天的生活依然在练嗓、练身段中度过,并乐此不疲。这些传承人都明白自己身上天然的使命——传承这门古老的艺术。
刘宽忍说,“这次的传承人展演中有一个拜师的仪式,表面看起来很俗,但最关键的含义是尊重艺术家,尊重秦腔这门艺术”, 在政府引导,企业和社会扶持的模式下,陕西正着力培养造就更多的秦腔人才,促进秦腔传承发展。
“这次展演,也是个传承”,李爱琴说,“我带过的学生有几十个了,一些学生改了行。现在还有一些想拜我为师。但只要娃们肯学,我就会教,不仅教戏,还教做人。”
表演大方、清新活泼、以演小旦、花旦见长的全巧民被安排在了最后一天演出。她的代表折子戏《虎口缘》曾引得不少秦腔观众的喜爱和崇拜。这次她继承、创新王天民先生亲授代表作《蝴蝶杯》中“洞房”一折戏,将与易俗社秦腔名家杨文颖合作,把失传了近五十年的这场戏奉献给秦腔观众。
这位72岁老人手中的两个记录本上写满了清秀的繁体字,一丝不苟地记着《洞房》的全套台词、动作和心得,“这场戏是2月12日筹划,26日正式立项,是场做功戏,也是最最多传统的戏,我们对其中个别不合适的唱词进行了改动,但基本上没有伤筋动骨”。
“我学这个戏57年了,也是唯一的传人”,全巧民说,“我的任务就是要把这出戏传下去,不要在我手中断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