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戏太让我们感动了,我在此之前没有看过秦腔,没想到秦腔有这样的震撼力,我一下子爱上她了。”
“这部戏写的就是我们这些从山区考出来的大学生的故事,碰触到了我心灵的最深处,真的很感动!”
3月8日,本报与省戏曲研究院联合举办《西京故事》首演典礼,这是观看了该剧的年轻人的感受。就在所有关心陕西秦腔发展的人为了秦腔的传承做着努力的时候,由省戏曲研究院推出的秦腔大戏《西京故事》让秦腔用一种新的姿态来到了观众面前,这部秦腔大戏不但获得了老年观众的喜爱,更获得了年轻人的热捧。
在3月份首轮演出的20多场中,走进剧场的二三十岁年轻人占了大多数。《西京故事》全新的舞台表现手法,触动心灵的故事情节,让年轻观众为演员的精彩表演喝彩,为剧中主人公的故事流泪,用自己最大的热情表达了自己对这部戏的喜爱。
一部《西京故事》,让人惊叹新秦腔时代到来了!
舞台绚烂
和话剧“结合”让秦腔更好看
《西京故事》专程邀请了国家话剧院的五大名导之一、国家话剧院副院长查明哲来执导,这也是他首次入陕导戏。在舞台的表现形式上可谓是独具匠心。
看《西京故事》你会发现,这部戏没有传统的幕布,所有表演都在开放式的舞台上展开。而舞台是由北京最顶尖级的设计团队打造。舞台上营造出了一个立体街区,下面一个旧厂房改造而成的院落,上面也能走人。在特定时刻,舞台会动用“机关”,中间的门厅会折叠,会打开。场景的快速切换很切合年轻人快节奏的习惯。
在表现形式上,《西京故事》每一幕的主题歌、到人物形象的设计,都下足了功夫。从几乎不说话却无所不知的东方雨老人到拿着不同工具的农民工,力争每个小人物都能出彩,比如唱主题歌的那位李海浪穿插出现,秦俑一样的形象就很是抢戏。査明哲用话剧中常用的表现方式,让这部秦腔戏以惊艳的姿态出现在年轻观众的面前,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整个戏剧。
查明哲表示:“恰恰是因为话剧导演的加入,帮助了戏曲的现代化。比如这个戏里的农民工问题,仅仅通过一个家庭不行,必须表现一个群体,我就加入了八个农民工,早出晚归,有些还参与了矛盾的发展。这些农民工倾听着秦腔,不断在秦腔中得到惬意和放松。这种思维和语汇,不是戏曲,它是话剧的。这八个农民工要是在戏曲里,只能是龙套,龙套是不富有思想价值的,打旗子上来又下去了。这种象征手法,就是话剧思维,使得一些情节场面化,让秦腔的观赏性更强,也比较符合年轻观众的观看习惯,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年轻人的喜欢。”
触动心灵
场场爆满,观众振奋欢呼、泪洒剧场
《西京故事》的成功,除了舞台表现的出色之外,最能触动观众心灵的就是这部戏所讲的故事,正是因为每个观众都能在戏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才会有连演20多场场场爆满,每场观众都会为这部戏流下眼泪,每场结束后观众都会久久不愿离去。
戏剧博士、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季国平说:“《西京故事》绝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农民工的话题,而是触动了当下最敏感的时代话题。”《中国戏剧》主编赓续华说:“一个戏如果真能写出一点老百姓心声的东西,我们的百姓是特别喜欢的。”他表示,《西京故事》准确地捕捉到当下社会非常深刻的问题,例如讲到尊严的问题,农民工进城工作中的寻梦,人们生活中的艰辛,有了很多的思考,也有很多的无奈,在剧中人物身上也传递出了他这种很深刻的表达,一般的人不敢触及这个。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说:“我看完这部戏后,感觉自己无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还是作为一个家长,肩上的担子都很重,农村家庭穷尽一生所有供孩子进城上大学,如果我们不能把孩子教育好,那就愧对父老乡亲。”
对于大家对这部戏的剧情的高度评价,编剧、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说:“我通过这部戏想表达的是尊重,城市应从内心深处尊重这些外来的建设者。他们对城市有陌生感,漂泊感,孤独感,卑微感等等。城市里最美的地方都是他们建设的,一旦建设好,他们就离这些地方最远最远。我去木塔寨看过,那里是几万农民工的聚集地,我感到很震撼,是这样一群人托起了城市的高度,我们应该向他们表示敬意。”
正是有这么打动心灵的故事,让每个人能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所以每个前来观看的人都会心有所感,才会爱上这样的戏剧。
传承之路
推出更多贴近年轻人的优秀剧目
对于观看秦腔的传统戏,要完全欣赏秦腔的魅力,要对史实非常了解,出来一个人物,就知道是哪个朝代哪个人,都有什么样的故事,一个音符出来就知道是哪种乐器,表现什么人物的什么心情,只有对这些了如指掌,那么才能完全领略它的魅力。所以在陕西的老戏迷中,一出戏听上千百遍,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享受,而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如果看一出戏还要做这么多的功课,那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和他们隔上千百年的历史故事,对他们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
那么应该如何吸引年轻的观众群来关注秦腔,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在观看了《西京故事》之后这样说:“这部戏地方色彩很浓,但是也不缺少现代元素,可以说是一部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戏。这部戏不但是让年轻人看了一部戏,也让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加进去了自己的感受。”薛若琳说,一部戏能让年轻人看懂在讲什么,并且能让年轻人在舞台上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触动他们的心灵,就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有了心灵的共鸣,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喜欢上这部戏,一部戏吸引可以让他们去了解更多的戏曲,这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承和推广。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介绍到:“随着各种各样视听媒体的发展,秦腔如同大多数地方剧种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各种传媒和其他艺术门类的冲击。而在吸引年轻观众方面,具有时代色彩,增加了现代元素的秦腔还是比较吸引年轻观众的,但是传统剧目对年轻人的吸引力相对要差一些。而作为民族戏曲,拥有各个年龄阶段的听众,才是秦腔传承发展的重点,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推出更多贴近年轻人生活,能和他们进行心灵互动的优秀剧目来。而这次《西京故事》的大获成功,就是结合了现代元素,讲述了和年轻人相关的生活故事,用一种新的姿态展现在年轻人面前,获得了年轻人的喜爱。”
不进则退的道理谁都知道。在与电视、网络争夺观众的过程中,秦腔已经一退再退,到了不变不行的时刻。此时此刻,如《西京故事》这样以创作求变,以融合求新的探索,才有望开创新的秦腔时代。 本报记者 赵媛
向上向善
《西京故事》在呼声中再次连演
4月3日晚,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省长赵正永、省委副书记王侠、副省长郑小明等省上领导观看了大型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
两个半小时的演出,场内掌声不断,气氛热烈。演出结束后,赵书记一行走上舞台,与演员们一一握手,他不断地鼓励演职人员说:“演得好,这确实是一部难得的好戏!”并对《西京故事》表达了自己的期望:“这部戏的价值导向非常好,希望你们继续打磨、改进,让更多的百姓看到这部好戏!”面对高处扮演农民工的演员,赵书记更是意味深长地向他们招手致意:“向农民工致敬!”赵正永省长还对剧目提出了具体修订意见。王侠副书记指示,要组织大学生观看演出。先后两次观看演出的郑小明副省长,要求在演出中征求意见,使剧目能够进一步完善提高。《西京故事》的首轮“演出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首轮演出结束了,但观众呼唤再次连演的声音不断反馈到本报新闻热线88880000,反馈到省戏曲研究院。《西京故事》激发了一座城市对“精神文化”的强烈需求,对“向上向善”力量的心灵诉求。据悉,为满足观众呼声,省戏曲研究院决定自今日起,《西京故事》将再次连演两个月,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农民工群体和广大的市民。
观感摘录
回归的精神 不折的脊梁
刘维隆(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我在商洛工作过六年,那里的老百姓就像戏中描写的这样朴实,坚韧,诚实,我们这些人都有剧中主人公的影子,这个戏把我们带到了过去,又带到了现在……善待农民工,搞好城市化,让现代社会的主旋律在这部戏中得到发扬光大。
畅广元(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
我恳切地希望你们能把《西京故事》送到西安所有的高等学校,让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年轻学子们感受一下民族的精神。
康式昭(文化部原政策法规司司长、著名文艺评论家)
一开始我们会觉得罗天福很窝囊,一味地忍让,但是后来你就会觉得他不是简单的窝囊,他的内心很高洁,同时他的高洁并没有通过豪言壮语来展示,而是通过生活化的细节来展示,这个人物是一种新的人物形象。
姚欣(中国现代戏研究会会长)
这个戏讲述了西京城外的农民工怎样在城市中生活,它是在倡导一种踏踏实实、勤劳致富的精神品格,是一部少见的现实主义力作。
吴三大 (陕西省书协副主席、书法家)
我年轻时曾搞过戏剧,在话剧院做过导演,我觉得这个戏处理得非常有层次,层次在哪里?就是把剧本的主题揭示得淋漓尽致。我想这出戏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的主题是不折的脊梁,它给人们一种精神回归。
编后话
《西京故事》背后的故事
作为时尚年轻人中的一员,我和很多人一样,一想到秦腔,脑中跳出的就是那一出出传统折子戏,耳中响起的是一声声嘶叫狂吼般的唱腔。而在观看 《西京故事》彩排时,我的那些固有印象被彻底颠覆了。
贴近当下的故事,细腻的情感,紧凑的结构,传神的表演……无一不将我牢牢地吸引,一部秦腔剧看得我和同事们无一不泪眼婆娑,而将这样的一台好戏大戏介绍给更多的观众,让它感动更多的人,让更多人在感动的同时感受秦腔的魅力,这无疑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令我们开心的是,《西京故事》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个热点话题,而且这部戏还将与更多的观众见面。
感人至深的《西京故事》,必将引领秦腔走进一个更新的时代!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