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挚爱,才能在秦腔的舞台上一直走下去。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最大的品德是爱:爱艺术、爱角色、爱观众……”
“从县剧团到省剧团,对我来说只是生活环境的改变,不变的是对艺术的追求。”
“秦腔的根在基层,振兴秦腔是一个系统工程。为秦腔艺术奋斗终生,我无怨无悔。”———窦凤琴采访语录
A、陇上名家
即使在秦腔名家云集的陕西,提起窦凤琴的名字也几乎是家喻户晓。一位西安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到:“看过窦凤琴老师的《斩秦英》,才知道真正的秦腔大家并不都在三秦大地,陇上‘金嗓子’果然名不虚传。”
2008年7月2日下午,我们应约到窦凤琴家采访。客厅宽敞俭约,陈设典雅质朴,墙壁上挂着她不同时期的代表剧照。窦凤琴的父亲窦富民老人正好在家,72岁的老人精神饱满,谈笑自如。热情的主人端来了西瓜,非要逼着我们吃上一块才罢休。
在秦腔界,窦凤琴算得上是绝对的大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甘肃省德艺双馨艺术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眼前的窦凤琴一袭浅色衣衫,开朗、健谈,只有在父母跟前偶尔一颦一笑中露出的娇嗔中可见她还是那个在戏台上长大的娃娃。5岁时开始接触秦腔,13岁正式进入宁县秦剧团,18岁蜚声陇东,37岁捧回梅花奖,窦凤琴的艺术人生虽然少了我们想象中的传奇色彩,却处处有一种自然和真情。
1972年,刚刚13岁的窦凤琴不经意间叩开了秦腔的大门,从此她的人生与中国西部最古老的剧种紧紧连在了一起。
B、家庭影响
窦凤琴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说:在她的艺术生涯中,对她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对她帮助最大的也是父母。窦凤琴的父母都是秦腔演员,父亲窦富民至今还常常被陇东一些市县文艺团体邀请过去表演和指导年轻演员,母亲李毓秀也是庆平地区的名角儿,1961-1964年间一直是隆德县(1954年甘宁合并后归并甘肃管辖,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剧团的台柱子,剧团解散后不得已转了行。
“我们一家是三代演戏,算得上秦腔世家了。”窦富民告诉记者,宁县历来是出人出戏的地方。戏剧在宁县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大人、小孩都能哼几句秦腔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