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11月1日电 京剧的神韵,秦腔的风采!昨晚,由甘肃省秦剧团改编移植的国粹名剧《锁麟囊》在兰州上演。“之所以改编,除了它是经典外,我们想在戏剧的改革上做出贡献,让地方戏的改革推动整个戏剧的发展”甘肃省秦剧团团长王建平说。

《锁麟囊》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被奉为京剧的典范,是戏剧大家翁偶虹为京剧程派创始人程砚秋“量身定做”的力作。70多年来久演不衰,是程派艺术的精品。

所谓经典,就是被后世顶礼膜拜的作品,但浮士德博士说,人生唯一能带来充实感的事情就是创造。对于这次改编中华戏剧史上的大作,王建平坦言,《锁麟囊》是京剧的经典,但在地方戏中,没有这出戏,更没有哪一个地方戏敢改编,我们做这件事情,是希望做一部秦腔界能永远流传下去的剧目。

“这才是今生难预料,不想团圆在今朝。回首繁华如梦渺,残生一线付惊涛……”唱词至此,落难的薛湘灵和曾经她赠“囊”救助、如今已腾达的赵守贞相见,两人相敬如宾,结为金兰。这样的故事,用秦腔慷慨激昂、荡气回肠的唱腔唱出,将两个人命运的大起大落发挥到极致,令在场的所有观众无不为之动容,纷纷唏嘘感慨命运的多舛和世事的难料。

作为秦腔版《锁麟囊》的主演,甘肃省秦剧团国家二级演员苏凤丽继承秦腔肖派的唱腔,委婉动听自成一派。她称,这出戏保留了原作最经典、最出彩的两场 “春秋亭”和“搜楼”,又强调了地域特色,发挥了秦腔的剧种特色,使古老的剧目焕发出新的风采。

此剧的导演,中国京剧院著名导演李学忠,对于此次改编大师作品,他感慨道,京剧《锁麟囊》的名气太大,大家都不敢动这出戏。京剧就是不断汲取了地方戏的精华才成为国粹,因此将《锁麟囊》移植为秦腔,其学术价值甚至比舞台价值更大。我们在改编中,强化了时代精神、地域性以及秦腔的剧种特色。

剧情的跌宕之美、演员的行当之美,唱腔唱词之美,世态人情命运难料之美……都让秦腔版《锁麟囊》有了别样的感觉,“柳暗花明休啼笑,善果新花可自豪。种福得福如此报,愧我当初赠木桃”,对于甘肃省秦剧团的改编来说,他们称更看中的是,剧情所道出的中国佛教中再简单不过的处世哲学——“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善有善报”中人性最美好的一面。(记者 朱世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