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剧团体制改革的调查

近年来,大小剧院“门前冷落车马稀”牞秦腔,包括国粹京剧等剧种,风光不再。加之体制改革,财政断奶,经费困难更使很多县级剧团雪上加霜举步维艰。然而牞从1984年以来,周至县剧团却唱红陕甘宁,平均年演出在400场以上,演职人员在陕西县级剧团中独树一帜牞成为全省7个振兴秦腔实验剧团中唯一的县级剧团。

用市场经济模式经营文艺团体

周至县剧团是1953年成立的,也曾有几度辉煌,到了1983年,剧团陷入了绝境。1984年,剧团进行了重新组建,原班人员留了12名,把由县剧校毕业的30余名学生补充到县剧团,改组后的周至县剧团,就确定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以质取胜”的16字办团方针,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其核心内容是:改固定工为合同制,推行竞聘上岗,取消固定工资,实行演出与工资挂钩的浮动工资制度,每月按戏的份量轻重、贡献大小、艺术表演水平高低,评出每个人的类别档次,年终进行总评,多劳多得,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为了多演戏多收入,剧团几乎常年在陕甘宁三省巡回演出,演员们常常吃在农村、住在农村,无论刮风下雨只要有观众就一定坚持演出。只求天天有演出,场场有收入,哪怕是几百元钱或者面粉等实物。一次在宁夏彭阳县连续演出15天31场,在最后一个晚场前,天气突变,寒风四起,雪花飞舞,当时演出款已结清,当地领导通知结束演出第二天返回,但舞台下还有六、七十名观众顶风冒雪翘首企盼。为了满足观众要求,剧团果断决定照常演出,大幕开启,满台雪花扑面,寒风阵阵刺骨,演员们唱念做打,一丝不苟,两个半小时的演出,台下观众没有一人退场。质量保证了,演出场次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去年,周至剧团共演出800多场,经济收入130多万元。

在创新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新是戏剧艺术的灵魂,也是观众追求的亮点。周至剧团立足于基层,将有限的财力资源和精品剧目向基层倾斜,牢固占领农村阵地,掀起农村的秦腔热潮,然后逐步扩展到城市,形成专家研究出精品、剧团排练演出普及的良性循环局面。

创新实现了剧团由“养人”到“养事业”的跨越,也达到了普及演出的效果。在提高演艺技术的同时,周至剧团注意对传统剧目扬弃结合,注重弘扬有人生意义、法制民主、伦理道德、生活哲理等对社会有益的部分,取缔有伤风化、唯心迷信、封建宗法、官本意识等有悖市场经济的糟粕。同时尽可能的加快戏曲节奏,减少无关大局、不影响故事情节完整的过场戏,让观众一目了然,看懂故事,欣赏唱腔,观赏艺术。提倡上台是高台教化人的艺术家,下台是品行兼优的好公民。每当演出结束,演职人员都要把宿舍打扫干净,如东西有损坏,哪怕是一个门扣一把小锁也要照价赔偿,用严格的作风赢得群众的好评。2005年8月24日,周至县剧团结束在岐山县凤鸣镇北寨子村的演出正要离村,得知有两名少年落井,演员奋不顾身相救,当地群众送来“舍身抢救两少年,西岐大地美名扬”的锦旗,周至剧团戏好团风正传为美谈。

1999年,为了形成人才梯次队伍,解决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周至剧团办起了演员训练班,招生86名,通过四年的培养和两年实习,优胜劣汰后留下近40人成立了演出二团。如今,周至剧团拥有两个演出团共138人,两套戏剧服装道具设备,60多本大戏和几十个折子戏,不断排新戏培养人才,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在深化内部改革的同时,周至剧团20多年来注重在演出中培养观众,在观众的需求中适应市场,在市场促化下发展观众。北上延安榆林,南下巴山汉水,西进甘陇宁夏,东去西安渭南,年演出400多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被陕西省文化厅评为陕西省先进演出单位、先进管理单位,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并成为全省设立的七个振兴团中唯一的县剧团。(记者 王西建)

(摘自 《陕西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