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经典传统剧目《三滴血》从1918年至今一百年间几代表演艺术家薪火相传
让陕西秦腔数次晋京
让一个剧社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让无数戏迷观众沉醉其中
秦腔《三滴血》是陕西已故著名剧作家范紫东先生的一部优秀剧作,始创演于1912年,曾多次上京汇报演出,巡回全国十三个省、区,获得了全国观众的赞赏和喜爱。
秦腔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了起源、发展、昌盛、繁荣。之所以秦腔能够发展成为现在的盛况,是因为有一代代前辈艺术家们呕心沥血,为着秦腔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才将秦腔这门艺术传承下来。他们所传承的不仅是智慧、技艺和审美,更重要的是一代代前辈们对秦腔的热爱精神。
关于秦腔的传承,小薇还采访了西安秦腔剧院总经理雍涛,他对于传承又有怎样的见解呢?
秦腔是咱们陕西的根派文化,也是陕西的品牌文化,名片文化,需要我们去传承。《三滴血》从上演到今年刚好一百年,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可以称为是秦腔中的“瑰宝”,是我们至今难以逾越的作品。近期我们邀请了老艺术家们,让他们为传承班的排演进行把脉,老前辈和传承班的学生都非常认真,让人很是感动。我们还将组织系列活动,秦腔音乐会、图片展、主题研讨会等等。此次活动只是传承的一个开始,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秦腔,喜欢秦腔,秦腔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2018年这部经典之作迎来了上演100周年纪念。为了能更好的将秦腔技艺传承下去,4月9日上午,曾经参演过该剧的几位老艺术家郝振易、全巧民、任慧中、孙莉群、卢东升担任考官,为张保卫老师给易俗社传承班学员排演的《三滴血》把脉。
彩排前,卢东升老师为板胡演奏员王松松叮嘱演奏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此次表演也是易俗社第二十期学员入社排演的第一部大戏即是对他们两年多来训练的一次检验,也可起到“以戏促功”的作用,表演者从刚上台的紧张,再到随着剧情的推进,逐渐放松下来的沉稳。
几位老艺术家坐在观众席或是凝神注视台上,或是伏案记录、或是低声商讨、或是用手机记录下孩子们精彩的瞬间。
彩排演出结束,孩子们邀请老艺术家一起合影留念后,围坐在老艺术家跟前,倾听自己的不足。
看完演出后几位老艺术家还给孩子们提出了一些自己演艺道路上总结的经验,希望将好的经验能够传承给下一代把秦腔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全巧民老师,对学员的演出给予充分肯定后,对大家存在的不足一一指出,特别是旦角的表演、唱腔、台步、手帕运用等,现场示范教授。她说:“整体风格上比较贴近之前版本的《三滴血》,但是离角色需要还有一定距离,动作和唱词还需要继续琢磨,慢慢融合在一起。对于角色在不同年龄,要表现出不同,比如前几回角色是十几岁,就要演出十几岁的可爱,后几回年龄大了,就要演出角色的成熟。”
易俗社原副社长孙莉群老师在点评时说:“应该为这些孩子们点个赞,今天的舞台展现,看出了,你们两年多来一直坚持排练的成效,能看出你们在努力,在不断的成熟。也是因为有保卫老师的悉心教导和排练,让你们把这部戏从剧情、从人物、从个性出发,继承得比较规范。大家还要从细处入手,细心琢磨,把戏做得更细。”
易俗社作曲家郝振易老师,在点评时说,“这部戏之所以能久演不衰,深受观众喜爱,与其唱腔音乐密不可分,这个戏的音乐非常经典,大家在今天能够比较规范的呈现基础上,还要细细琢磨音乐中的妙处,在表演、唱腔上要与音乐配合,用到妙处才能吸引人。”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任慧中老师,在观看后感慨的说:“确实不容易,今天你们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你们来易俗社两年半的进步。能够按照易俗社的风格来演出,虽然有不足之处,但从整体来看,很不错了。特别是有张保卫导演给你们认真排练指导,你们都进入戏里了。要加强的就是,道白特别重要,一定要字正腔圆,再者就是眼睛,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对于眼神,还要再进一步深入的练习。”
秦腔板胡演奏家、作曲家卢东升老师,在点评时说:“今天大家的演出,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易俗社的演奏、表演、舞台的作风,这是可喜之处,我非常高兴。存在的问题是,大家在道白、唱腔咬字上,口比较松,没有完全做到字正腔圆,在台步、手势的表演上还没有很好的借助乐曲,这方面大家一定要和乐队一起多练、多磨合,要彼此形成默契。”
易俗社原社长、国家一级演员张保卫老师,在总结点评时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排练,将这个戏立了起来,确实不容易,刚才几位老艺术家对大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接下来,大家要和我一起努力,认真消化,从10日开始,我们要一场一场进行细抠,解决存在的问题,力争在《三滴血》上演10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完美的呈献给观众,也是我们为《三滴血》上演100周年献上的礼物。”
该剧顺利的彩排演出也标志着秦腔经典剧目《三滴血》上演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正式进入落实阶段,活动还包括各地巡演、秦腔音乐会图片展、主题研讨会等活动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百年经典的艺术魅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