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的长篇新作《高兴》9月初将与读者见面,贾平凹谈起书中主人公刘高兴时眉飞色舞,并称现实生活中就有这么个人。刘高兴到底什么样儿?记者日前见到了这个人。
一家四口被写进《秦腔》
刘高兴原名刘书祯,幼时在商洛农村跟贾平凹住一个院子,两家关系很好,还沾点亲戚关系。上世纪70年代,贾平凹考入西北大学,刘高兴参军到东北,一去就是五年,尽管见面少了,但互相还惦念着。三年前,刘高兴来西安打工,先是收破烂,现在和儿子一起给一家煤厂卖煤,并且把老伴也接了过来,一家人在西安落了脚。如果不是贾平凹写了一部《高兴》,刘高兴还会像一个普通农民那样平淡而乐观地生活着,不会引起人们丝毫的关注,用他的话说,认识他的人超不过100个。然而现在,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会成为他的乡党、受人尊敬的大作家贾平凹笔下的主人公原型,这让本来就大嗓门的他,说起话来更加“底气”十足了。
得知记者要采访他,刘高兴爽快地答应了,不过他说得把早上的活干完,到11点钟才能腾出空,“再咋也不敢耽误了生意”。记者面前的刘高兴高高瘦瘦,十分精干,老伴和儿子相伴左右,一家三口都收拾得很利落。儿子刘成生,小名“哈娃”,长得英俊结实,老伴孙花蕊个头不高,满脸是笑。刘高兴开始说话有点拘谨,慢慢就放开了。“我今年57岁,比平凹大一岁。平凹写书常拿家乡人当原型,我家有四口人都被写进《秦腔》。我爸是‘伍林叔’,我是‘书正’,我媳妇是‘书正老婆’,我妹子是‘淑贞’,‘引生’就是平凹。书中那些人物的事很多就发生在我们身上,平凹是个有心人,咱平时谝过就忘了,他都用心记着,写到书里就是那么回事,很生动。”
名片上印着与贾平凹的合影
刘高兴有四个孩子,年轻时靠种地为生,负担重,日子过得不如人。现在孩子们都大了,三个女儿都在商州市,过自己的日子,这让刘高兴卸下了很重的包袱,下决心进城打工。“三年前我来西安找活干,现在常住这里,只是农忙时候回去务务庄稼。我现在给沙井村的一家煤厂卖煤,头天晚上把煤装好,第二天蹬着三轮车四处叫卖,车上有蜂窝煤,也有钢炭,卖一车煤能挣20元钱,天气好时,一天顶多卖两车,除过吃喝,能落30元。早上6:30出门,中午11点多回来,做饭一吃,睡上一觉,到下午3点又出去,七八点回来,晚上回来还要讨账,联系明天的买主。”“你觉得这样苦不苦?”“咱农民苦惯了,也不觉得啥。”“儿子跟你一起卖煤吗?”“不是,他开机动三轮,跟我是独立核算。”
刘高兴和儿子平时就住在煤厂提供的一间十平方米的小屋内,屋子不通风,很简陋,除床铺和电视机外没什么东西。“我老伴在电子一路给人当保姆,就住在人家屋里。以前她侍候一个老太太,主家嫌她饭量大,就把她辞退了,这是新找的人家。”
刘高兴平时卖煤时不忘拾破烂的老本行,瞅见人家的酒瓶子、废报纸就留心收上,或者拿煤换,多挣一个是一个。刘高兴说自己在城里有吃有喝,又开了眼界,整天乐呵呵的,他想不通城里人住那么好的房子,吃穿又讲究,咋还有烦恼?刘高兴还有自己的名片儿,拿出一看,像个小广告,上面印着煤的各个种类,还有贾平凹握着他手的照片。“那回平凹和木南来煤厂看我,还给我带了本《秦腔》,哈娃见了他伯想握手,一看满手都是煤,我就给他说,‘没事,你伯也是个土八路!’一句话把平凹逗得直笑,这张照片就是那时拍的。他伯平时照相不爱笑,这回笑得特别开心!”
知道贾平凹不为人知的趣事
贾平凹从乡间走出至今有30多年了,在刘高兴眼中,贾平凹虽然大名鼎鼎,但性情一点没变,说话办事跟以前一样,这也使他俩的友谊能保持这么多年。“我俩两三岁就在一块,上学时拿着一个酸菜罐子。他小时候有次去砍柴,砍了我远房叔父家的柴,人家没收了他的背篓,问他叫啥名字。平凹是个机灵鬼,竟说了我的名字,叔父多年不见我,也认不清,当下就把背篓还给他了。上学时我俩一个班,平凹学习比我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