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窦凤琴,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秦腔观众无不熟悉。人们会想到《斩秦英》中窦凤琴美丽高贵的扮相、丝丝入扣的表演和行云流水般的唱腔,她把这一切化入人物塑造,仿佛她就是那位金枝玉叶、骄纵任性又不失母亲至情的银屏公主。人们还会想到《白花曲》中那位身居至尊之位而又追求真挚爱情的年轻太后胡承华,同样是宫廷贵妇、皇家女性,两种不同气质与性格特征,都被窦凤琴刻画得惟妙惟肖,合情合理,都在观众心中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印象,也都给窦凤琴带来了鲜花、掌声和荣誉。
窦凤琴是一位秦腔演员,而秦腔在中国戏曲艺术中占有极其独特与重要的地位。作为戏剧载体的扮演者,窦凤琴在她所有演出过的剧目当中,都以自己的举手投足、一喜一泣与美妙的唱腔相结合,形成了对于观众心灵的强烈撞击。从10岁左右登上舞台,到今天的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在西北地区广大观众中享有盛誉的秦腔艺术家,窦凤琴所凭借的,不仅仅是她那美丽的扮相、极具魅力的形体语言,而是终身的挚爱、辛勤的汗水和超凡出众的艺术智慧。
窦凤琴在她的艺术生涯中,曾经主演过传统剧目《斩秦英》《火焰驹》《窦娥冤》《五典坡》《铡美案》《回荆州》《玉堂春》《玉蝉泪》《白玉楼》《三娘教子》《劈山救母》;新编历史剧《白花曲》《梨花情》《哑女告状》《卷席筒》《麦积悲歌》和现代戏《红灯记》《朝阳沟》《六斤县长》《思源》……
在所有这些剧目中,她都是当之无愧的女一号。也许有人会说,那些传统戏是数百年间流传下来的,每一位演员只要学演就可以了。对窦凤琴来说,“学”是当然的第一步,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就要在学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有自己发自内心深处的体会,并且将这种体会展现在舞台之上,传达到每一个观众心中,去感染他们。一言以蔽之,窦凤琴为自己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艺术标准:必须自己所塑造的每一个舞台形象都不能是重复的,既不重复自己,也不重复别人。所以,有不少观众说,窦凤琴的《斩秦英》是别人学不来的。其实,何止一个银屏公主啊!窦凤琴所主演的这些女性形象,都是为广大戏曲观众所熟悉的,很多唱段戏迷朋友们都能倒背如流,但他们每次看窦凤琴的演出都是一次新的享受,原因就在于窦凤琴自己把每一次演出都当做是一次全新的演出。以《斩秦英》为例,窦凤琴所饰演的银屏公主,既是一个被骄纵宠惯了的皇家女儿,又是一个爱子心切的普通母亲,应当说没有她办不到的事情。可是偏偏高傲的她要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和自己一样也是骄纵惯了的儿子将要失去生命。此时的银屏公主在亲生父母面前如何撒娇都不管用了,她必须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向那个从不被她放在眼中的詹妃求情。窦凤琴将这一过程表演的丝丝入扣、层层递进,三次给詹妃进酒的处理,在形体动作、道白语气和声音的传递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时而清晰明快,时而若即若离,时而如泉水般喷涌而出,将可爱、娇嗔、无奈、高贵与屈尊集于一身,一一道来,仿佛用一根无形的丝线,牵引着所有的观众,注视这个人物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一悲一喜以及故事的最终结局。即使多次看过这出戏的观众也是如此。这是秦腔艺术的魅力,也是窦凤琴的魅力。
在传统剧目和新编历史剧中,窦凤琴所饰演的女性形象,基本分为两大类:一是身份高贵、言行典雅的贵妇,如《白花曲》中的太后胡承华,《回荆州》中的公主孙尚香等;二是命运悲惨凄苦、令人同情的贫民妇女,如秦香莲、窦娥、王宝钏等。窦凤琴对每一个人物的命运发展脉络都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使得她们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立于舞台之上。
在《白花曲》中,当胡承华面对群臣议论朝政时,他是颐指气使、威重令行的,但面对着爱情来临、众有异议的时候,她却彷徨了,不知所措了,这时一个更加真实的女性心灵坦诚在观众眼前。这部戏在北京演出时,外国友人连连称赞,说这位中国的太后实在是太动人了。
《火焰驹》是秦腔传统剧目中的重头戏,曾被拍成电影,为全国广大观众所熟悉。在其中的《打路》一折戏里,窦凤琴不拘泥于已有的传统模式,她吸取了豫剧《大祭庄》中的舞蹈身段等技巧,丰富了剧中人物黄桂英的唱腔内容,使人物的情感表达更加准确细腻。在半个小时的演出过程中,黄桂英的唱腔全部用苦音来完成,这就要求演员具有雄厚扎实的基本功底。窦凤琴在舞台上且歌且舞、唱念并举,哀婉之处令人凄然泪下,跪步、蹉步、碎步圆场等都与演唱融为一体,可以说达到了戏曲艺术的最佳境界。《梨花情》中的梨花更是被窦凤琴塑造的鲜明灵动,从一个不谙世事、情窦未开的快乐村姑到饱尝人间世态炎凉、历经沧桑的成熟女性,大段唱腔淋漓尽致,人物内心起伏跌宕,窦凤琴将分寸掌握的恰到好处,使这部源于江南水乡的越剧剧目移植为秦腔后获得了巨大成功。
窦凤琴主演的《思源》是一部大型现代眉户剧,女主人公田玉洁跨越了人生岁月的二十多年历程,从青春少女到步入中年。这对演员的形体、身段、表演、唱腔以及举手投足都是挑战与考验。没有古装长裙拖地的美好,没有水袖等程式的帮助,全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准确把握与恰到好处的外观。在《思源》的前半部中,窦凤琴所饰演的田玉洁清纯质朴而俊美,心灵洁净几如透明,步履轻盈、身手敏捷,完全是一个妙龄少女。她在遭遇“文革”中的不公时,依然保持对未来的向往,大段唱腔一气呵成,高亢中不失柔婉,激愤处仍见深情,整个剧场被她所浸润,许多人听的唏嘘不已。在剧中后半段田玉洁已是远近闻名的致富大户,她坚持要在自己的企业建立党组织,托举起了自己新的人生。窦凤琴把握住人物此刻的特定身份和所处情境,端庄稳重、落落大方、意志坚定,面对锒铛入狱的丈夫和昔日背叛过自己、又洗净灵魂重新回到自己身边的情人,她所散发出的是人格的光辉,是中华女性忍辱负重的品德光辉。在声腔处理上她以圆润浑厚为主,以舒缓流畅为格调,在感情最为激荡时也注重收放得当,运用自如。可以说,在这部以唱见长的大型剧目中,窦凤琴出色完成了塑造人物的最高任务。
罗曼•罗兰说过:“一切伟大的艺术家都是自己时代的眼睛”。窦凤琴从小热爱秦腔艺术,也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献给了秦腔艺术。她所处的这个时代,正是包括秦腔在内的整个中国戏曲艺术处于重大变革的时代,是网络和信息技术飞速发达,电影电视、流行歌曲等众多前所未有的艺术样式如火如荼相继出现的时代,无形中向秦腔艺术发起了最为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时候,窦凤琴坚守着心中的圣地,一如既往地为了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学习着、吸收着、创造着。她在舞台上的每一次成功,都应当被看作是对秦腔艺术的一次贡献。因为,一个剧种能否拥有广大的观众群体,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从中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能否从中看到直观的美丽形象,能否从中听到绕梁三日而不绝的优美唱腔。窦凤琴以自己长期的艺术实践做到了这一切,所以当她在北京演出《白花曲》《斩秦英》《打路》和《卷席筒》时得到了首都戏剧界专家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认可与赞赏。在一般人眼中,现在的窦凤琴可算是功成名就了,但在她的心中,艺术是没有止境的。2009年冬天,甘肃省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举办了全省新创剧目调演,窦凤琴在《麦积悲歌》一剧中饰演乙弗氏,戏未开演时已是盛况空前:观众们慕名而来蜂拥而至,剧场中出现了多年未见的“满座”场景。待到大幕拉开,一个凄美的故事随着窦凤琴的举手投足、一字一句进入到观众的视野,高贵的皇后竟然被迫剃发出家,她所深爱的丈夫、儿子不能终朝相聚,青年时期的恋人却意外的出现在自己面前……,这又是一个命运大起大伏的舞台人物。窦凤琴的声音依然是那样甜美,表演却更加成熟完善,在知天命之年,她成功演绎了一位女性从充满青春活力,到一步步走向自己无法掌握的悲剧结局的全过程。在全剧的最后一场戏中,窦凤琴以无伴奏清唱形式,一字字唱出了“我干干净净远离宫院,我清清白白与佛结缘”。前一句如泣如诉、委婉凄绝,后一句唱到“与佛结缘”的“缘”字时,心底的感情再也抑制不住,如潮水般喷涌而出,又如一股不可阻挡的气势直上云霄,许多观众在此时留下了热泪。乙弗氏的识大体顾大局与她的美貌聪慧浑然一体,让人在爱怜与惋惜中深深地记住了这个艺术形象。
如果将窦凤琴演出过的所有剧目和艺术形象连接起来,我们就会看到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那是窦凤琴这样杰出的表演艺术家摆动艺术双桨荡漾其间的艺术长河,秦腔因她而更加美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