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青年演员杨静,是在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演出的青春版《杨门女将》中,她饰演英武干练、心直口快的杨七娘。乍一出场的举手投足之间,杨七娘便显露出与其他几位“娘”不一样的风格:杨宗保50寿辰前夕战死沙场,柴郡主、穆桂英为不惊扰百岁高龄的佘
太君,与前来报丧的焦孟二将一起强压悲痛坐上杨家闭门祝寿的喜宴,却被从不会察言观色的杨七娘“扯耳朵”灌了几大杯烈酒,导致焦廷贵酒后失言,捅出了这足以让杨家天塌地陷的噩耗——这是七娘在剧中第一回合的亮相。自此开始,一个被太君笑称为“粗手毛脚的愣头青”便在杨静的演绎下,生动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杨七娘是英勇善战的巾帼豪杰,自然需要高超的武功。杨静在武戏中的表现更为突出,她功夫全面,身段潇洒,动作干脆利落。无论是靠旗出手、扎靠虎跳,还是陷入敌阵、以一对众时各种各样的踢枪动作,都是强劲有力,准确到位,定时有气势,舞时更威风,令人啧啧赞叹。每当她一番飞旋翻腾后稳稳地亮相,都会赢得观众如雷的掌声,这便是对初出茅庐的青年演员杨静最好的鼓励与回报。《杨门女将》是杨静参演的第一部大戏。几年来,这部戏走南闯北,演红了北京、上海,演红了河南、甘肃,甚至演到了澳门、台湾。200多场的演出,使人们记住了这群青春靓丽的孩子,也记住了扮相清秀、武功出众、性格火辣刚正的杨静。大家自然而然地认为,秦腔舞台上、武旦行当里,已经冉冉升起了一颗明日之星——这无疑是一种褒扬,却
也是一种限定。而就在此时,小梅花秦腔团推出了新戏《五女拜寿》,出人意料地,观众们看到了另一个杨静。
杨静演的是《五女拜寿》中的二姑娘杨双桃。说来有缘,杨静初登舞台的两部戏,饰演的都与她同姓——然此杨非彼杨,《五女拜寿》中的二姑娘是一个备受父母娇宠、从小被惯坏了的孩子,在杨家的五位小姐里,她是唯一的一个反面形象,戏份颇重。这是一部完全没有武场的文戏,塑造人物全凭“唱、念、做”,无“打”可借助。虽然武旦杨静扎实的功底没有了施展之地,但却让人喜出望外地发现了一个能文能武的好苗子,看到了杨静在艺术表现上的潜力。她对人物理解透彻,表演松弛自如,拿捏得当:父亲坐拥权势时的趋炎附势;家遭横祸时的冷酷无情;面对穷妹妹夫妻时的轻薄鄙夷;在家里每时每刻都表现出来的骄横跋扈,杨静都演绎的十分到位,真实可信。特别是在细节的处理上,尤其是可圈可点。比如第二场幕启,杨双桃在丫鬟的簇拥下慵懒地斜倚榻上,百无聊赖的修着指甲,忽听来报,父母已到大姐家中,她先是打听二老的穿着,从父母崭新的穿戴做出家庭安然无恙的判断,转而一喜,随即就想到父母的财产可能被大姐独吞,立刻表现得忿忿不平,急于把二老接到自己家中……从漠然到急切,变幻迅疾的一愣、一喜、一恼,杨静演来潜台词丰富,神态过渡自然,层次分明,使观众真切地看到了她的心理流程——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个外表美丽,内心却精于算计、虚荣贪婪的杨双桃那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活脱脱地跃然台上。杨静的表演,不温不火,不疾不徐,沉稳大方,这对于初露头角的小演员来说确实难能可贵。唱腔是戏曲演员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杨静也不例外。她的嗓子虽然称不上宽广洪亮,却是甜润柔美,充满韵味,十分耐听。无论是《杨门女将》中七娘的激昂、豪迈,还是《五女拜寿》中二小姐的娇嗲、蛮横,她都唱得恰如其分,句句有情,体现出良好的声腔表现力和可塑性。杨静曾经以一折《杀四门》而荣获陕西省红梅大赛一等奖、全国红梅大赛“金梅花”奖。(盎然)
(摘自 《陕西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