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笔者并不熟悉秦腔,但由于秦腔历史悠久,成就卓著,故而对相关研究一直比较关注。焦文彬等先生撰写的《秦腔史稿》是剧种史的扛鼎之作,曾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遗憾的是,该著只写到1911年辛亥革命,没有涉及此后由易俗社、民众剧团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引领的秦腔新历史。焦文彬等先生早就有意续写,但由于各种原因而未果。令人欣慰的是,焦先生的得意门生高益荣教授新近出版的《20世纪秦腔史》,亦算了结了诸位先生的心愿。
《20世纪秦腔史》是一部别开生面的研究秦腔史的专著,其独出机杼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颇具新意而切合戏曲艺术的特征。作者没有将20世纪秦腔的发展演变划分为数个阶段,按照年代先后一一描述,而是选取剧团为切入点,关注剧团中的剧作家和演员,以此带出一系列优秀作品和演出活动,以及观众的评价等。众所周知,戏曲是一种集体性、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艺术,戏曲表演必须要由一个演出团体来共同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剧团是戏曲艺术的载体。剧团的主体是人,包括剧作家和演员。他们分工合作,相辅相成,共同创造了戏曲艺术的辉煌。因此,一部完整的戏曲史,应该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家、作品的历史;一是戏班、演员、剧场的历史。作者熟谙戏曲艺术的特征和规律,故而立足于剧团,深入而详尽地考察剧团中有代表性、受观众欢迎的剧作家和演员,将两个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从而全面而完整地凸显了20世纪秦腔发展、演变的过程与面貌。
该著结构安排别具匠心,古今贯通,泾渭分明。作者从历史、表演艺术和特征、艺术流派与传播等方面概说秦腔,使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20世纪之前秦腔的发展情况。作者还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将20世纪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着重介绍易俗社、榛苓社、三意社、正俗社、民众剧团、七月剧团、关中剧团等十二个具有广泛影响的表演团体,梳理了社会文人精英、民间江湖艺人和陕甘宁边区中共领导之下的秦腔活动;后一阶段则主要通过陕西省戏曲研究所展现新中国成立后秦腔发展的特色和成就。由于选取的剧团有代表性,对剧作家、演员的介绍和分析都相当详尽、全面,因而能清晰、具体地反映秦腔发展的全貌。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具体而细致地阐述作家、作品、艺人和演出活动,作者还令人信服地指出了推陈出新是20世纪秦腔发展的主旋律。又由于结合时代背景深入探讨了创办剧团的宗旨,剧作家和演员从事秦腔的契机,创作的意图和目的,剧团与当时政界与军界的密切关系等,作者非常清楚地揭示了秦腔发展演变的动因,使得该著具有了相当厚重的理论深度。
《20世纪秦腔史》,高益荣/著,陕师大出版社2015年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