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筹备了5年的中国秦腔博物馆将正式在兰州开馆迎客了,兰州作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在渊源流长的秦腔发展历史上,始终占据秦腔兴盛重要节点的位置,同时,兰州百姓听秦腔,也保留了一些富有兰州特色的民俗民风。“抛红”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此举是数辈痴迷秦腔的“老兰州”的遗风与传统,也是兰州地区特别的民俗习性与审美情调的自然生成。
在兰州的秦腔演出中有个奇特现象——“搭被面子”。一有观众认可的名角名家登台亮相,或是在演到精彩处,大红大绿的被面子便从池子里扔上了舞台,眼前头赤橙黄绿道道霞光流彩飞上落下,随之笑声荡漾掌声四起热闹无比,戏,好象被此举打断了,但剧场气氛与剧情与演员仍在互动。20年前西北五省区秦腔名家来兰州汇演,在工人文化宫剧场,西安李爱琴演出的《周仁回府》名剧时,热情的观众们扔在台口的绸缎被面子十分惹眼,其中一条繁花绿被面子还扔在了麦克风架上,池子里很是热闹了一番。幕后的工作人员捡来被面子一点,多达十几条,而且质量相当高档。
有人把这“搭被面子”又称作“搭红”“抛红”或“披红”,有时候看到高兴处时,观众索性跑上舞台将大红被面子披系在演员身上。这也往往是戏迷、好家和拿事人之敢为,与歌舞台口送花篮、献鲜花有着异曲同功之妙。名家在戏台上被披上、搭上被面子,兰州此举据说由来已久,但尚难考证。传说很早以前,有个商人是秦腔迷,一次,他为家人和亲友捎了好几条新绸缎面料的被面子回家,路过戏园子被秦声乡音所缠,兴致大发而看到了深夜。待压轴戏开锣,名家登场,满场观众热情沸腾之时,这位商人激情难抑,竟将手中红红绿绿的被面子扔上了戏台,名家的戏演得精彩,而他的被面子又使戏台上下流光溢彩,池子里的观众非但没有责备他,而且也给他叫起好来,遂问商人你咋想到这个“耍人的”“点子”?答说“我是送给名家的!”于是这场戏获得了意想不到红火有趣的剧场效果。
从那以后,仿效者日日增多,有的人也出尽了风头,观众来看舞台上的戏,也看台下池子里扔被面子的,演员也喜气扬扬声名大噪。戏台一红火,戏班主为答谢观众捧场,带着名角及后生演员登门造访,寻找“抛红”者“谢红”,你来我往,很有一番"瓦栏勾舍"的梨园风情。如此绵延下来,戏迷们以此独特之举表达了对秦腔和名家的喜爱与追捧,“搭被面子”便成了金城文化的一个特别的民俗特色。
随着秦腔的冷热沉浮,兰州的“抛红”也时有时无。不太爱看戏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自然无法理解个中情趣,怎么也难把被面子与艺术家的表演联系不起来。时值戏曲不景气的今天,在兰州的一些民间茶园子、戏园子里,“搭被面子”之举依然存“活”着,而这“搭”字已有“搭礼”的含义在,看家要给演员和乐队及老板给钱,搭得多,钱也就给的多,被面子已经有了商业运作之意。在边远农村,大剧团去演戏,节庆气氛浓了,农民们看高兴了,就给他们心目中的名演员“搭红”,也给团长“搭红”;会长请来了好戏,也给会长“披红”,戏里戏外,红来绿去,融合成一片,场面格外喜庆热闹。
兰州看戏“搭被面子”也受到一些人的反对与制止,今天城里的大剧场里基本绝迹了。有人认为这是兰州人的老习气,太落后,把高雅的剧场弄得俗不可耐;也有认为胡乱捧场有“造假”之嫌,打搅了多数观众看戏的情绪,这种原始的戏曲派生物应该送入博物馆让其“定格”。而民间的戏老板仍然我行我素,言说“不搭红,场子就不红火,这跟歌舞厅里不送花篮、足球场上没啦啦队观众就冷场的情况是一个道理!”而我看来,兰州的“抛红”很有地方特色,在今天戏曲艰难行进时,是值得研究、保护和引导的。这里面有戏曲生态环境的问题,有戏剧在观众中的第三度创作问题,也有民间戏曲的经营理念问题,更有兰州地区特别的民俗习性与审美情调的自然生成问题,不应该随意否定之。
秦腔等地方戏曲,原来就是一种民间民俗文化,有着极其强烈的人民性和自娱性。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流程中,剧种的个性和舞台呈现本来就包括着它的观众的独特创造和审美习尚。不健康的作法在生活中自然会被人们逐渐淘汰的。“搭被面子”的动因和初衷就是对好戏和名角的肯赞,它是伴随着名角的出现而产生的,这与鼓掌、喝彩叫好、燃放鞭炮同属戏曲舞台呈现的反响与回馈,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意愿、情调与冀盼,其利大于其弊。今天,重在保护与正确引导由观众自觉参与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性独创,这肯定会有益于秦腔艺术和演出市场的振兴、繁荣与发展。 (严森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