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陕北走出来的我,其实从小是听晋剧长大的。第一次听秦腔是在八岁的时候随外公在一次庙会上听到榆林市文工团的演出,我的记忆中是用震惊来形容了,听了那么多晋剧,没想到第一次听到的秦腔音乐就这么震撼,我和秦腔应该是一见钟情的。
后来就喜欢上了秦腔,在西安上学的三年时间里,我在北山门、含光门、南门松园等地方看了好多秦腔自乐班的演唱,颇感兴奋。但因为学习和学校的事情太多,一直没有能投入到秦腔中去,我只是作为一个边缘化的秦腔戏迷而存在着,我所能做的就是关心秦腔和聆听秦腔,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唱秦腔。
如果用不想唱秦腔的戏迷就不是好戏迷的话,我在西安的三年是绝对不合格的。
我感慨于秦腔音乐的婉约、夸张、优美的时候,也兴奋于秦腔演员轻松自如的演唱竟然是如此的苍劲有力,却苦于自己开口时的艰难。
我曾经一个人躲到了西安环城公园的小树林子里,看了看周围确实没有人,我试着喊了两声,结果什么也不是,树林里突然钻出了一男一女两个人悻悻的瞪了我两眼以后走了,吓得我再也不敢开口。
我带着对秦腔的热爱离开了西安,继续上学的录取通知书把我带到了北京,也把我对秦腔的惦念带到了北京。
开学后,教《基础写作》课的老师让我们写一篇散文,我经过了两天的思索以后,决定写秦腔,写自己对秦腔的感情,写自己来北京以后对秦腔的那种怀念,难道还有比写这个更能表达我自己心声的吗?难道还能有别感情更能令我对西安念念不忘的吗?
我动笔以后开始像今天一样的去回忆,把思绪抛出去很远,在转了无数个圈以后回到了出发的地方。那篇《秦腔情结》就这样写出来了,我把作业交给老师后,如释重负的叹了口气,不仅是为了自己完成作业的兴奋,更是对秦腔感情的一种释怀,一种对陕西那片故土的思念。
《秦腔情结》老师当作了范文来阅读,课堂上引起的轩然大波,我没有想到的,因为这篇文章,刚刚进入学校的同学对我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班干部竞选的时候,我成了学习委员,进而进入了党支部,成为了宣传委员,一直到后来班级推选我进入了系学生会,成为了副主席。
我把《秦腔情结》发到了我把知道的所有秦腔网的论坛上,我对秦腔的感情渲泻的遍地开花,我渴望与大家的相互交流。
刚来北京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就经常在网上挂着,刚刚开始真正接触秦腔的我没有多么高深的理论造诣,也没有什么鉴赏戏曲的高超水平,有的是一颗对秦腔的热爱的赤诚之心。这一年的时间里,我通过网络观看了大量的秦腔音像资料,通过聆听,我又了解到了许多的艺术名家,包括已故的、健在的、现在还在上台的,如此等等。一年的积累,我对秦腔有了更为系统和全面的了解。
2004年的国庆,闲在宿舍的我慵懒无事,经过了一年我还没有从03年国庆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的恶梦中惊醒,想起来还是睡了三天以后的腰酸背疼,我那都没有去,就在宿舍呆着上网。
北京秦腔网友首次聚会的消息看的我浑身热血沸腾,我给当时的组织者“斗室居”打电话,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担心的问道:“我只是一个戏迷,不会唱,可以参加聚会么?”我害怕因为自己的不合格,被涮掉,那将是怎样的一种遗憾呢?我时常想着当时的幼稚好笑,也想起自己那时对秦腔的满腔热情。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