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明月》是宁夏秦腔剧团的一出保留剧目,是用秦腔这一戏曲形式表现反腐倡廉主题的第一部作品。2006年编排完成以来,《清风明月》先后在区内外上演62场,获全国及区内多个戏曲类奖项。进入奥运年,这一剧目又被文化部列入奥运重大文化活动。消息传来,宁夏秦腔剧团的演职人员们无不欢呼雀跃,因为这个历史悠久的老团从未有过进京演出的机会。为北京奥运作贡献,为首都观众献艺,他们迫不及待地等着这一天快点到来。
5月15日,文化部决定,把未来一周奥运重大文化活动国内演出部分的所有演出票款捐给四川汶川地震的受灾群众,其中就包括《清风明月》在北京民族宫礼堂的3场演出。他们于决定公布的次日抵达北京,默默地装台,做着演出之前的准备。然而,万事俱备,5月18日却传来了国务院公告,宣布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停止公共娱乐活动。而这3天,恰恰是《清风明月》3场演出的日子。这意味着,宁夏秦腔剧团的演职人员失去了热盼的为灾区献爱心、为奥运作贡献的机会。
国难当头,他们没有怨言。但理解归理解,在长久的期待和精心的准备之后,就此打道回府,演职人员不甘,主办单位不忍。经团长朱正雄的一再要求,经文化部艺术司张凯华处长和北京民族宫礼堂于平经理的不懈努力,在下一个演出单位天津京剧团的大力配合下,宁夏秦腔剧团终于获得在5月22日晚加演一场的机会。
在等待演出的那几天里,电视新闻里军民团结一致抗震救灾的场面,令宁夏秦腔剧团清贫的演职员们坐立不安。原本3场的演出,或许可以募集更多的善款,但现在只有一场。在同胞受难之时,他们觉得自己不该只奉献艺术,也该慷慨解囊。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幕:5月22日晚,北京民族宫礼堂的舞台上,化了妆、穿了戏服的《清风明月》剧组演员和工作人员都在舞台上的捐款箱里捐了款。而台下的观众们,则发出了有节奏的掌声。戏还没有上演,首都观众们就先被感动了。
演出中,每一个演员都拿出了最饱满的状态。尽管上座只有七成,但剧场气氛特别好,没有一个人提前退场。演出结束时,有10位演员捧着土特产果盘,里面放了枸杞、枸杞水晶糖、宁夏大枣,请观众品尝,舞台上下一派融洽,特别有人情味儿。值得一提的是,身患癌症来北京治病的宁夏秦腔剧团演员于秀萍,闻迅后也赶到演出现场捐了100元。她说:“我的确身体有病,但灾区人民损失如此惨重,如果不为灾区人民表示一点心意,我会更加难受。”
经请示自治区文化厅,朱正雄等人第二天就将善款交到了奥运重大文化活动主办单位文化部。“本来部里也是让我们搞赈灾义演,正好这点儿钱也可以送到我们受灾的文化对口支援单位。”朱正雄说,“我们这点钱虽不多,但它是我们西部演艺人员的一片心意。”
这一晚,《清风明月》终于一波三折地登上了首都舞台,原本苍凉而辽阔的秦腔,因为有了对灾区的牵挂和惦念,而有了别样的韵味。一样的嘹亮,却平添了几分凝重与温暖。(林瑞华)
(摘自 《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