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剧目纷纷失传,唱腔越变越新,秦腔如何在传承和创新中行走,这些都关乎秦腔的前景和发展,在刚刚闭幕的第四届中国秦腔节上,这些问题成为专家和戏迷关注的焦点。
一怪:剧目失传 少了招牌戏
《铡美案》《周仁回府》《窦娥冤》《赵氏孤儿》《五典坡》《玉堂春》等,这都是戏迷们喜闻乐见的秦腔传统剧目。但是传统剧目面临失传的严峻现实,已经让传统剧目的保护显得尤为迫切。在此次秦腔节举行的秦腔论坛上,一个统计数字就证实了这点:在甘肃舞台上能够演出的传统剧目从700本减少到20多本,有着百年历史的天水西秦鸿盛社,原本可以演出的剧目多达700本以上,现在很多戏都失传了。民国时期曾活跃在庆阳、董志塬、泾川、灵台、固原等地的“任兴社”,能演出的剧目就有《捉放曹》《华容道》等400余本。但如今这些剧目很多已经流失了,而甘肃省内专业秦腔剧团,最多的也只能演40本戏左右。这种情况不是甘肃省独有的现象,在秦腔流传的很多省份都是同样的。其实一本戏就好比一道菜,一个剧团能上演的秦腔剧目就是一个剧团的“菜谱”,当一个剧团的当家特色菜样越来越少之后,观众的流失是显而易见的。
二怪:“特邀”主创 名导“满天飞”
在第四届秦腔艺术节的节目单上,会看到很多剧目的主创名单上,都有特邀的字样,这些特邀的主创都是颇具实力的戏剧导演、编剧、作曲和舞美,还有演员。强强联手,打造大戏,是目前戏剧创作的潮流,但是这也引发了很多问题,一些著名导演接受多台戏剧的排演任务,坐着飞机满天飞,十几天排秦腔、十几天排越剧、十几天再排京剧,这样的导演被戏称为“飞机导演”,其排戏过程往往只是简单地指导一下大方向就“飞”走,剩下的工作就留给当地剧团的副导演慢慢完善。如此排演方式与经典剧目的精心打磨相比差距太远,曾被媒体誉为“敢为天下先”走在戏剧改革潮头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就说,现在新排的戏大多为赶进度而违背艺术创作的规律。
三怪:唱腔太洋 失去原“味道”
如何在保持秦腔原汁原味的同时有所创新?这是秦腔一直要面对的问题。第四届中国秦腔节上的很多剧目都在尝试突破,但是在专家看来,一些突破已经让秦腔难以保持本色。中国戏曲学院前院长周育德就认为:“秦腔发展过程中一直不乏创新的脚步,但是无论如何都要让大家明白你唱的是秦腔,这次有些戏又是歌舞,又是杂技,音乐唱腔变洋,怎么能让人知道你唱的是秦腔呢?”中国剧协分党组副书记季国平表示,现代的秦腔艺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问题也很多,他说:“其一是同化,通过新近创排的秦腔剧目来看,秦腔剧种的特性逐渐在丢失,无论是表演还是舞美都能看出这一点,这到底是福是祸呢?其二是自闭,随着舞台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瞧不起自己,刻意克服程式化的表演是否有好处?其三就是自大,艺术工作者不要妄言创新,我担心的不是西方文明和现代文化对戏剧的冲击,而是秦腔艺术的自我迷失。主创人员应尊重戏曲本质,尊重传统艺术,主创切忌急功近利。”
两年之后,第五届中国秦腔节将移师西安举行,但愿那时,专家戏迷更多地感到乐,而不是忧了。(贾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